灵岳耸层霄,璚馆开金乡。
若人秉昭质,守一修洞房。
呼吸龙虎气,嗽咽日月芒。
龟阙西瑶台,中有明光章。
下授小兆臣,玉检鸾回翔。
稽首校隐文,琅函耀霞光。
绛蕉承宝露,肉芝冒玄霜。
采掇充服食,味倾金梨浆。
逍遥澹无为,寿期穹壤长。
灵岳耸层霄,璚馆开金乡。
若人秉昭质,守一修洞房。
呼吸龙虎气,嗽咽日月芒。
龟阙西瑶台,中有明光章。
下授小兆臣,玉检鸾回翔。
稽首校隐文,琅函耀霞光。
绛蕉承宝露,肉芝冒玄霜。
采掇充服食,味倾金梨浆。
逍遥澹无为,寿期穹壤长。
这首明代袁华的《题顾玉山读道书小像》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道教修行图景。首句“灵岳耸层霄,璚馆开金乡”以灵秀的山岳和金色的仙境象征着高洁的道境,暗示了主人公顾玉山的超凡气质。接下来,“若人秉昭质,守一修洞房”赞美了他如明月般纯洁的心性,专注于修炼内心。
“呼吸龙虎气,嗽咽日月芒”运用象征手法,形容其修炼时与天地自然之力的交融,显示出深厚内功。"龟阙西瑶台,中有明光章"进一步描绘了神秘而神圣的道家世界,其中蕴含着智慧的光芒。
“下授小兆臣,玉检鸾回翔”表达了顾玉山对后辈的教诲与传承,犹如凤凰展翅,寓意着知识的传播。在“稽首校隐文,琅函耀霞光”中,诗人赞美了他研读秘籍的场景,书籍如琅玕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绛蕉承宝露,肉芝冒玄霜”借物喻人,象征着修行者甘于清苦,追求仙丹般的长寿。最后两句“采掇充服食,味倾金梨浆”描绘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甜美,以及“逍遥澹无为,寿期穹壤长”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顾玉山在道教修行中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道家韵味。
玉殿传宣,金吾弛禁,皇都春意争妍。
暝烟初敛,华月吐婵娟。
紫陌香尘冉冉,六街上、车马骈阗。
争来看,鳌山灯火,滉漾九重天。
圣皇端拱处,千官鹄立,玉笋班联。
有歌喉,宛转舞袖蹁跹。
清漏迟迟夜永,不妨对、绮席琼筵。
嵩呼愿,齐天万寿,同乐太平年。
忆昔成周时,德化何昭彰。
万国悉宾贡,白雉来越裳。
至今千载下,简册尚流芳。
我朝际昌运,至治跻虞唐。
列圣启鸿业,恩泽覃八荒。
我皇御宝历,继统握乾纲。
于时民物丰,和气为祯祥。
白雉出西陲,奇异非寻常。
迢迢数千里,持以献明堂。
肌肤莹凝雪,毛羽净涵霜。
皓鹤忽避彩,素鹇亦韬光。
禀兹金气纯,上应圣德昌。
百辟皆欣抃,拜舞簉鹓行。
微臣忝朝列,咏歌遂成章。
愿效封人祝,圣寿同天长。
门有车马客,言自云中来。
朔风吹雪送秋雁,白杨东下单于台。
雁门之关何壮哉,楼烦石岭高崔巍。
董君文武之长才,雄藩书诺称奇材。
偶丁内艰归故里,终制三年犹撚指。
风云又作从龙起,骐骥终当致千里。
男儿有策须济时,定应前席陈谋为。
奋身立功报明主,庙堂制胜须投机。
好悬金印大如斗,分茅仍望家山归。
临河送别金屈卮,南风锦帆去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