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尚医陈通政南还》
《送尚医陈通政南还》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东风吹花驻芳甸,都门此日开郊宴。

车马争来四岸闻,冠裳自结倾城饯。

借问饯者云是谁,为儒十载方为医。

逃名未得潜庐岳,授诀应曾饮上池。

少年宠食王官禄,白首归田叹知足。

磬折非辞彭泽腰,倦飞欲振祁奚䠱。

由来出处本难同,佩玉镮金仕已雄。

君不见男儿读书破万卷,至今落落犹泥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人生选择的感慨。首句“东风吹花驻芳甸”以春风拂过花海,花儿仿佛被留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都门此日开郊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都门即京城之门,郊宴则暗示了在城外举行的欢送宴会。

“车马争来四岸闻,冠裳自结倾城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闹与隆重,车马声喧,冠裳华服,整个城市似乎都参与了这场盛大的饯行。接下来的“借问饯者云是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被送别的人物——一位名为陈通政的医生。

诗人通过“逃名未得潜庐岳,授诀应曾饮上池”两句,赞美了陈通政虽未能隐居山林逃避名利,却在医学领域有所成就,传授医术,饮过上好的泉水,暗示其生活态度和追求。接着,“少年宠食王官禄,白首归田叹知足”表达了陈通政年轻时享受官场荣华,到老时回归田园,感叹知足的人生观。

“磬折非辞彭泽腰,倦飞欲振祁奚䠱”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陈通政并非辞官归隐,而是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常人的道路。最后,“由来出处本难同,佩玉镮金仕已雄”强调了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成就。

最后一句“君不见男儿读书破万卷,至今落落犹泥中”以反问的形式,提醒人们即使饱读诗书,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暗含对陈通政归隐田园选择的理解和赞赏。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独特人生轨迹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山行

险路行山坞,阴风聒土囊。

大云帱厚地,寒雨洒穹苍。侧足淩?崿,提心畏虎狼。

将投何处宿,翘首望茫茫。

(0)

题陈懿章照

清溪涤炎威,披襟坐危石。

好风吹我衣,荷香度深碧。

目送归山云,冉冉越高壁。

聊舒离俗情,淡尔出尘迹。

松泉伴幽栖,苔径谁通屐。

稚子戏膝旁,天机随所适。

瑶琴设不弹,知音世难觌。

道书不去手,冥心唯自绎。

归来一局棋,山月挂檐隙。

(0)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画屏十二首·其六文宴图

美玉耻自炫,湮没岂初心。

同气不相求,吾道将中沈。

所贵忘势分,亦在真知音。

大名久自擅,诗酒偕登临。

遂令枯寂士,声誉驰古今。

此意良独厚,世罕测其深。

至今平山上,谁复能追寻。

(0)

题沈尔介垂钓图

江水澄清波,水清石见底。

披襟绝俗营,垂纶兼洗耳。

此中滋味佳,不为得鱼喜。

渔子操轻舟,截纲横江汜。

渔利非娱情,风波有时起。

何如守一竿,心境淡如水。

淮阴终此身,宁悲儿女子。

(0)

述怀六首·其六

通塞非吾力,事贵与愿俱。

东作苦不胜,禄足代耰锄。

暇豫丰儒官,我还读我书。

微言竭智慧,陶镕天地初。

时或有所得,欣然盼庭除。

(0)

寄答遂堂先生

忆坐冰斋夏日凉,归来两见菊花黄。

怀奇敢望孔文举,推毂还闻盛孝章。

鸥梦不知江水阔,鸿音时隔岭云长。

可知寂寞墙东客,录尽床头种树方。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