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其一》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造物那能恼我曹,软红尘里漫徒劳。

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青原几许高。

(0)
翻译
造物者怎能让我等烦恼,在这繁华尘世中空自忙碌。
其中其实有可以探讨的地方,姑且问问那青原山有多高。
注释
造物:大自然,造化。
那能:怎能。
恼:使烦恼。
我曹:我们这些人。
软红尘:繁华的尘世,指世俗生活。
漫:空自,徒然。
商量处:可以探讨的地方。
且:姑且。
道:问,说。
青原:地名,可能指青原山。
几许:多少,这里有询问高度的意思。
高:高处,高度。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词人杨万里的《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非常深刻,下面是对这两句诗的鉴赏:

"造物那能恼我曹,软红尘里漫徒劳。"

这里,“造物”指的是自然界或天地,它创造了万物,也包括了人。这一句反问,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宿命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便是造物主也无法真正理解人的烦恼。"我曹"则特指诗人自己,包含着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受。而"软红尘里漫徒劳"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软红"通常象征着尘世间柔软而迷离的事物,如花、如尘、如世俗的诱惑等,而"漫徒劳"则形容诗人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无目的地游走,内心充满了疲惫与忧虑。

"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青原几许高。"

这一句转换了语气和情绪,从对尘世的迷茫感慨转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中”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却有商量处”则意味着即便在这种无奈的情境下,诗人依旧能找到一些可以思考和安慰自己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肯定与珍视。而"且道青原几许高"则是诗人心中的一种自我安慰或幻想,他似乎在询问那遥远而神秘的“青原”的高度,这里“青原”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寄托或理想的境界,通过这样的自问,诗人试图找到一条超越尘世烦恼的心灵出路。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郊行杂咏·其三

社鼓声催达远村,菜畦瓜架间篱垣。

老翁才放眉头蹙,煮饼蒸糜独弄孙。

(0)

秋莲曲

泣露珠泪多,临风霞袂冷。

芳时不忍舍,依依镜中影。

莫叹明夏隔春冬,钱塘油壁无来踪。

(0)

射猎南苑即事·其三

靺鞈櫜鞬列羽林,当秋文囿偶经临。

承平讵肯忘戎事,万户饥寒更愓心。

(0)

承露盘·其二

青鸟曾传玉阙言,须臾王母降前轩。

人君自有长生术,五帝三王万代尊。

(0)

御湖雨意·其三

不辨波声与雨声,天和树色总含清。

何殊画里江南景,添个渔舟短笛横。

(0)

七月朔日出城有作

霖雨既优渥,晚苗正怀新。

芳甸错绿缛,欢生荷锄人。

时享旋郊园,霜露增感频。

前旌历石衢,巾舆出城闉。

金风拂拂来,爽气应秋晨。

时闻禾黍香,而无衣袂尘。

念彼百王烈,对此三代民。

何当去浇漓,比户登朴淳。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