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既优渥,晚苗正怀新。
芳甸错绿缛,欢生荷锄人。
时享旋郊园,霜露增感频。
前旌历石衢,巾舆出城闉。
金风拂拂来,爽气应秋晨。
时闻禾黍香,而无衣袂尘。
念彼百王烈,对此三代民。
何当去浇漓,比户登朴淳。
霖雨既优渥,晚苗正怀新。
芳甸错绿缛,欢生荷锄人。
时享旋郊园,霜露增感频。
前旌历石衢,巾舆出城闉。
金风拂拂来,爽气应秋晨。
时闻禾黍香,而无衣袂尘。
念彼百王烈,对此三代民。
何当去浇漓,比户登朴淳。
此诗描绘了七月朔日出城所见之景与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霖雨既优渥,晚苗正怀新”描绘了雨水充沛,滋养着即将成熟的晚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芳甸错绿缛,欢生荷锄人”写出了田野间绿意盎然,农夫们在田间劳作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这些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时享旋郊园,霜露增感频”则转而描写诗人自己在郊外园地的体验,霜露渐浓,引发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后,“前旌历石衢,巾舆出城闉”描绘了出行的情景,旌旗飘扬,车马经过石路,诗人乘坐的车辆驶出城门,进一步渲染了出行的氛围。
“金风拂拂来,爽气应秋晨”写出了秋风送爽,清晨的凉意,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时闻禾黍香,而无衣袂尘”则强调了空气中弥漫的稻谷香气,以及诗人远离尘嚣的心境。
最后,“念彼百王烈,对此三代民。何当去浇漓,比户登朴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风气的反思,希望社会能够回归淳朴,去除浮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