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
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种树书。
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
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种树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野塘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传得希夷九卦图”,借用了《周易》中的概念,“希夷”指《周易》的最高境界,“九卦图”则是《周易》的核心内容。这里暗示了隐士通过研习《周易》,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宇宙的智慧境界。
“归来不复梦荣途”一句,表达了隐士归隐后不再向往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他已从繁华的尘世中抽身,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宁静与满足。
“野塘竟日无人到”,描绘了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孤独,野塘作为隐居之地,远离尘嚣,每日都静谧无声,只有自然界的生灵相伴,体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读尽床头种树书”,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另一面——读书与劳作并重。他不仅沉浸在哲学思考之中,还亲自参与种植树木,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也反映了他追求生活实际意义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与哲学之间寻求平衡的人生哲学。
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馀。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
梦回闻剥啄,谁乎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