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与深厚的情谊。"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表明诗人虽然没有真正见过古人的面,但通过阅读和想象,他们之间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心灵上的契合。这种境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远古的越北还是燕南,都能在精神上与之相通。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则展示了一种艺术与友情的和谐统一。在这里,“歌呼”代表着一种心灵的共鸣,而“隔墙知是曹参”则意味着即使不见面,也能通过诗词感受到对方的精神气息。这种隔界相通的情景,不仅体现了文学艺术超越时空的魅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苏轼在这首诗中,借用烧香这一行为,表达了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以及对远古文化的崇拜之情。同时,这也是他与黄鲁直之间情谊的一次美好寄托。在这个过程中,诗词成为了沟通心灵、传递情感的桥梁。
废塔空经鼓。秋宵月,夜凉残照前度。
西堂境静,东城步曲,隐藏深户。
閒言巷陌寻常,定燕子、曾招旧侣。
怎怅极、断梦江花,离情魏笔休赋。
沧桑系老林泉,悲歌韵抑,愁思吟苦。
浮云晦迹,清风送晚,载书归去。
文园病渴长恨,顾倩影、翩翩恋处。
试尽将、掷作金声,兴公愿否。
天地此秋色,人老菊花风。
生前生后无际,何法款鸿濛。
半世山河一梦,七载虫沙万劫,寸寸鍊衰翁。
海水一泓绿,摇荡酒杯中。荣州郭,今自寿,老为农。
万方一概,何必皂帽老辽东。
天际云来云去,世上潮生潮落,如剑斩虚空。
五十二年事,头上五更钟。
锦城耆旧传,相思两地,桑梓当龙沙。
送春春已去,去日春人,都付玉钩斜。
贞元梦影,剩燕山,一绿无涯。
休望远,喷蓬莱阁道,双凤万人家。哀笳。
经年患气,竭地军需,胜西来铜马。
谁更念,催耕野扈,斸土金鸦。
婆娑老树如人样,赖新词,传唱瑶华。
晴又雨,花潭且醉榴花。
春影华鬘竟不分,三生修来如此。
黛痕山笑,红窠露饱,何限六朝风致。
瘦绝单衫,又妙是清和天气。
家常梳裹,透雪腕,双笼珠子。
似曾相识非耶,镜中依约,圣湖烟翠。
淡妆无语,香霏欲滴,无法安他名字。将身靠几。
任起坐都如人意。桃花小样,请戏猜年纪。
风神如此秀。合双玉名龛,双柑携酒。
供作双仙,一代才人低首。
比似云龙韩孟,认不出卢前王后。
丝缕缕,甚时花下,佳人双绣。
我欲照影恒河,奈壮不如人,衰颜今皱。
黄金铸像,拾得寒山谁偶。
二妙春兰秋菊,可念到万松青否。开笑口。
待定岁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