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厌纷扰,幽寻给孤园。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习静厌纷扰,幽寻给孤园。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初秋同叔韬彦时游崇山兰若》描绘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超脱的心境。首句“习静厌纷扰”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对静谧生活的向往。接着,“幽寻给孤园”写出了诗人独自寻访幽静之地,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愉悦,以“香林”和“桃花源”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观察到“一鸟落天镜”,以自然景象寓意心境如镜,万物皆可观照。同时,“千花秀禅门”则寓言佛法无边,禅意盎然。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流露出诗人自谦之意,承认自己修行尚浅,却有幸聆听高深的佛法教诲。接下来,“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通过月色和荷香引发深夜的沉思,展现出诗人对禅理的深入体验。
最后两句“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僧侣生活,彻底超脱尘世的喧嚣,追求永恒的清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心灵之旅,展现了其对佛教禅修的向往和追求。
维兹城南楼,废兴端有时。
昔我忠定公,楼成旋西归。
拜厅惭匪肖,易麾繇好溪。
循环六十载,乌兔惊梭飞。
吁嗟古雉堞,巨浸堕藩篱。
陶甓既还旧,更创如有期。
岁事喜中稔,度材授工师。
非敢侈轮奂,聊尔遵先规。
江山展图画,栏槛倚晴晖。
肯堂久在念,今我身则夷。
辽鹤去不返,遗墨犹淋漓。
一时剩篇咏,皆表而出之。
登眺惟畴昔,未觉此举非。
落成灯火夜,万点天星移。
潮生月在浦,酒阑风满衣。
幸继前人躅,敬和前人词。
斯楼傥不朽,庶慰蒸湘悲。
几度停杯发浩歌,月华偏照别离多。
床头剩有樽酒绿,醉饮鲸飞沧海波。
世变如江河,不知何时止。
芸芸生其间,有如赴海水。
乾坤一大瓮,岁月等流矢。
公言信可感,流辈乃尔耳。
古来文章家,传者十数子。
磨灭十八九,谁复知姓氏。
要为不朽计,圣贤事在己。
勖哉立其心,食鱼何必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