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尺平如砥,银花贴软枝。
成由巧匠手,持以镇书为。
弹压全繄尔,推迁实在台。
不能柔绕指,方册最相宜。
铁尺平如砥,银花贴软枝。
成由巧匠手,持以镇书为。
弹压全繄尔,推迁实在台。
不能柔绕指,方册最相宜。
这首诗通过对“花铁书镇”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工艺与实用价值。开篇以“铁尺平如砥,银花贴软枝”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书镇的外观,铁尺平整如磨石,银花装饰着柔软的枝条,既体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也赋予了书镇艺术美感。接下来,“成由巧匠手,持以镇书为”,点明了书镇的制作过程和用途,强调了它是由巧匠精心打造,用于压平书页,保持书籍整齐。
“弹压全繄尔,推迁实在台”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书镇的功能与地位,它能够稳定书本,防止翻动时散乱,如同在书台上维持秩序的守护者。最后,“不能柔绕指,方册最相宜”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书镇的独特之处——它不似手指般柔软,却能恰到好处地配合方正的书籍,稳固而不失优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铁书镇”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工艺之美,更体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与珍视。
一水仙源曲,被柳条遮断,千缕婀娜。
有约湔裙,怪逢伊还向,重帘单舸。出意新梳裹。
看飏鬓、蕊黄微涴。
纵近来,远似天涯,谁倩玉颜初破。禁火。心情偏妥。
伴钱藕偷分,钿荇轻堕。
容易斜阳,恐穿烟凤子,尚寻珠唾。波面虹桥卧。
任怨咽、玉箫吹过。无奈澹月笼灯,翠扉恨锁。
忆江南、堆盘碧实,拈来露气犹湿。
青房别是瑶池种,不数千株玉叶。寒水浥。
恰好共、浮瓜颜色争蒲鸽。甘回齿颊。
似青子红盐,分来风味,入口却微涩。
招凉处,偶傍閒阶小立。儿童树底争拾。
一痕细认嫣红凝,西子春纤曾捻。归思切。
正独坐幽斋、写到来禽帖。欢游未惬。
羡当日南皮,名流佳宴,挈尔伴蛮榼。
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濛。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须臾窈窕冲融。
又浪静波恬漾远空。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
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