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濛。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须臾窈窕冲融。
又浪静波恬漾远空。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
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
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濛。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须臾窈窕冲融。
又浪静波恬漾远空。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
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
此词描绘了一幅风雨中的胥江之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暴雨倾盆、水流湍急的壮丽景象。开篇“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三句,直接描绘出暴雨如注、江水翻腾的动态画面,形象生动。
接着,“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濛”四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大,江面之宽广。文种、邓尉等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三句,词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感慨。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词人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与情感深度。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四句,词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通过“啰唝”这一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江楼上的人在风雨中唱着哀愁的歌声,既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与忧郁,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须臾窈窕冲融。又浪静波恬漾远空”两句,描绘了风雨过后,江面逐渐平静,波光粼粼,天空一片宁静的景象。这种由动转静的变化,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暗示了词人心境的转变,从最初的忧虑与不安,到后来的平静与释然。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四句,通过描绘龙舞、乌鸦飞翔、太阳位置的变化,进一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三句,词人通过对比,描绘了远处青山、碧水与近处残破的汀洲、红色的庙宇,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两句,词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作剧”和“多事”这两个词,既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现象的幽默态度,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词通过对风雨中胥江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结庐枫墅上,躬稼事诗书。
田有一塍在,家藏万卷馀。
云中挂角诵,雨后带经锄。
释耒吟风处,携壶咏月初。
锄金终不顾,种玉学无虚。
览帙从漂麦,观图自摘蔬。
名垂贤士传,身寄野人居。
岂惜田家苦,何惭儒术疏。
秋声起庭树,凉气入郊墟。
白酒开陶瓮,青灯照绮疏。
子孙勤稼穑,诗礼重菑畬。
击壤歌声作,凭轩乐自如。
麻姑原是神仙女,二八娉婷貌无比。
瑶台深处巧梳妆,鬓躲绿云飞不起。
纤如皎月轻回风,沉鱼落雁还惊鸿。
清扬欲拟雪霜白,秾华不藉胭脂红。
綵笺芳信传青鸟,宝婺星光烛春晓。
骖鸾驾凤到吴门,蟠桃五色赪霞绕。
阿母方开玳瑁筵,罘罳宛转浮香烟。
玉津细永匏犀齿,食来一颗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