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莓苔烂熳,墙边竹色萧疏。
彩凤绣来有恨,疏鸿读外无书。
阶下莓苔烂熳,墙边竹色萧疏。
彩凤绣来有恨,疏鸿读外无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的交织。开篇“阶下莓苔烂熳,墙边竹色萧疏”两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幽静的庭院,其中莓苔覆盖着台阶,一片繁盛;而墙边的竹子则显得纤细稀疏,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景象,但在诗人笔下,却被赋予了淡雅脱俗的情趣。
接下来的“彩凤绣来有恨,疏鸿读外无书”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的表达。这里的“彩凤绣来有恨”可能暗指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美好事物的不满或留恋,它通过富丽的装饰和精致的工艺表现出来,尽管美观却带有一丝哀愁。而“疏鸿读外无书”则更深一层,表明诗人在阅读稀疏的书信(可能是朋友间的通信)时,仍然感到知识和灵感的匮乏。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繁盛与萧疏、美好与不满等,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潦倒湖海客,梦跻巀㠔峰。
壮心凌青云,豪气吞长虹。
风翻凤皇衣,月照梅花丛。
玄洞飞蝴蝶,冲虚舞乐童。
秋波蘸铁桥,丹灶见葛翁。
闽粤本异地,山灵纵奇逢。
青霞瑶草芳,朱明山带红。
云母发潇潇,水帘雨濛濛。
夜乐鱼春游,伏虎云时封。
翠袖笼青蛇,轰轰起潜龙。
逍遥跨白鹤,局踧嗟飞蠓。
乾坤风景殊,笑宴天诸宫。
忽闻卓锡声,嘹喨盈虚空。
惊觉东方白,悽然一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