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
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
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
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
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
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花石岩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旅途经历的深刻感悟。
首联“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以动态的行走描绘出诗人的行旅状态,仿佛与飘忽不定的云彩相随,暗示着旅途的自由与变化。
颔联“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运用典故,乘槎指传说中乘木筏上天的神话故事,这里借以表达诗人虽历经长途跋涉,却未被时间所困,真正体验了山川之壮美。揽辔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驾驭马匹,穿越千山万岭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阔。
颈联“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细腻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天气变化,宿雾逐渐散去,天空中既有晴朗也有细雨,晨曦初现时,云雾中透出一抹红光,色彩斑斓,富有诗意。
尾联“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态度,虽然旅途劳顿,但对停留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语言障碍逐渐消除,体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尊重与融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夏夕载月宜,盈手冰光满。
今岁雨旸时,幸可閒遨散。
近旬泽稍稀,踊惧将成旱。
未至彻减甚,泛舟心独懑。
一夜大沾膏,雅得事游衍。
谁知时易迁,月上较前晚。
待之迤西岸,东冈屡举眼。
金轮涌出林,大地清辉转。
谯楼已初更,却命兰桡返。
徘徊讵不佳,流连实非善。
数日以来实盼晴,所为收砻麦未毕。
街头新饼已上盘,麦后种菽苗又出。
昨近炎蒸特异常,雨其时矣奚可必。
卓午云生倏满空,初风风息雨随密。
或徐或疾或㿽倾,檐溜已鸣溪水泌。
如人所愿惠天恩,普利农功真大吉。
怵惕自问承惠方,惟益爱民凛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