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

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

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连山宰树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āntuīguānshìwǎn
sòng / shì

nánliánglǎozhúchéndōngháiwǎngjìnyōurén

bēipánguànzuòtáojiāxiánsòngchángdāomènglín

shàngyǒushēngtángyuēzhīqiānxīn

jīnniánjiāngliánshānzǎishùchūn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开篇“南浦凄凉老逐臣”一句,通过设定一个淡淡凄凉的南浦旧地,描绘出诗人年迈、孤寂的情感,同时“东坡还往尽幽人”暗示了苏轼本人的隐居生活和对往事的追思。

接着,“杯盘惯作陶家客”一句,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涯。紧接着“弦诵尝叨孟母邻”则是通过弹奏琴瑟、吟咏古文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尚有升堂他日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某种社交或是文学聚会的期待,但紧随其后的“岂知负土一阡新”却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虑,对于现实中的变迁和自己的处境有所感慨。

最后,“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连山宰树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也展示了苏轼特有的意境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一

小雨阻行舟。人在烟林古渡头。

欲挈一尊相就醉,无由。谁见横波入鬓流。

百计不迟留。明月他时独上楼。

水尽又山山又水,温柔。占断江南万斛愁。

(0)

留题龙门二首·其一

融结成来不记秋,断崖苍壁锁烟愁。

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

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

行人莫动凭栏兴,无限英雄浪白头。

(0)

七夕

天孙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

乞得巧多成底事,祇堪装点嫁衣裳。

(0)

春梦

我亦频年饮大苛,吟髭撚尽为诗魔。

夜来斗转参横后,梦在吴头楚尾多。

所喜江山无病痛,可怜故旧半消磨。

水车自转如谁踏,枕上松声奈若何。

(0)

赠写神丘照堂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0)

忆乡歌四首·其一

侬是剑南人,惯识故乡好。

绿叶接红花,辉映绥安道。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