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鞈櫜鞬列羽林,当秋文囿偶经临。
承平讵肯忘戎事,万户饥寒更愓心。
靺鞈櫜鞬列羽林,当秋文囿偶经临。
承平讵肯忘戎事,万户饥寒更愓心。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南苑狩猎时的场景与心境,体现了其对国家民生和军事事务的深切关怀。
首句“靺鞈櫜鞬列羽林”,形象地展现了狩猎队伍的壮观景象。靺鞈和櫜鞬是古代射手使用的箭袋和箭囊,羽林则是指训练有素的皇家卫队。这句话通过这些具体的装备和队伍,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纪律与威严的狩猎画面。
次句“当秋文囿偶经临”,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正值秋季,皇帝偶然来到装饰华丽的狩猎场。这里的“文囿”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狩猎场所,体现了皇家狩猎活动的奢华与雅致。
第三句“承平讵肯忘戎事”,表达了皇帝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忘军事训练和备战的思想。承平,意为太平盛世;讵肯,岂能、岂会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皇帝对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的重视,即便是在国家安定之时,也不会放松对军事的警惕和准备。
最后一句“万户饥寒更愓心”,揭示了皇帝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万户,古代以一万户为一县,这里泛指众多百姓;饥寒,指的是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情况。这句话反映了皇帝关心民生疾苦,即使在享受狩猎之乐时,心中仍挂念着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狩猎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他对国家、军事以及民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作为君主的多面性与责任感。
九月南山,犹未觉、园林秋意。
无远近、丹枫黄叶,翻成佳丽。
风外磬声知有寺,云中犬吠疑无地。
见孤峰、淡淡扫蛾眉,当空际。脩竹里,柴门闭。
古木下,渔舟系。更牛背两两,儿童相戏。
素练摇江明一鹭,黄云漫陇飞双雉。
喜农家、细麦早纤纤,青如罽。
自从删述来,诗道几更变。
骚些无遗声,汉魏起群彦。
谢绝及宋沈,入眼已葱茜。
颓波日东驰,李杜出而殿。
当时多浑成,岂必事精鍊。
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邮传。
坐令诗道衰,花月动相眩。
千载宛陵翁,惟我独歆羡。
翁词最古雅,翁才亦丰赡。
一代吟坛中,张主力不勌。
遂使天地间,留此中兴卷。
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称善。
纷纭较唐宋,甄取失良贱。
无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见。
渺渺岁将夕,南来宛陵县。
顿首升翁堂,松竹犹眷眷。
感慨抚陈迹,江水一再奠。
我心夙景仰,我学诚袜线。
上想三百篇,斯境复谁荐。
汉家将军如虎貔,铁衣炯炯登肜墀。
鞠躬再拜向天子,肘系金印盘双螭。
阴山之阴单于宅,名王渠帅相出没。
天诛一顾不可留,旌旗如云戒明发。
袖中剑气吞长虹,指麾白日回苍穹。
偏师五路捣沙碛,铁骑十万屯云中。
皇威四驰掣惊电,胆落旄头逐飞箭。
降车昼走穹庐王,捷书夜报明光殿。
君王有诏无穷追,凯歌散入边城陴。
满决银河洗兵马,尽收土宇归华夷。
明廷告勒有尊敦,钜笔如椽我当载。
酒酣击节聊载歌,一为将军歌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