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射猎南苑即事·其三》
《射猎南苑即事·其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靺鞈櫜鞬列羽林,当秋文囿偶经临。

承平讵肯忘戎事,万户饥寒更愓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南苑狩猎时的场景与心境,体现了其对国家民生和军事事务的深切关怀。

首句“靺鞈櫜鞬列羽林”,形象地展现了狩猎队伍的壮观景象。靺鞈和櫜鞬是古代射手使用的箭袋和箭囊,羽林则是指训练有素的皇家卫队。这句话通过这些具体的装备和队伍,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纪律与威严的狩猎画面。

次句“当秋文囿偶经临”,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正值秋季,皇帝偶然来到装饰华丽的狩猎场。这里的“文囿”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狩猎场所,体现了皇家狩猎活动的奢华与雅致。

第三句“承平讵肯忘戎事”,表达了皇帝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忘军事训练和备战的思想。承平,意为太平盛世;讵肯,岂能、岂会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皇帝对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的重视,即便是在国家安定之时,也不会放松对军事的警惕和准备。

最后一句“万户饥寒更愓心”,揭示了皇帝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万户,古代以一万户为一县,这里泛指众多百姓;饥寒,指的是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情况。这句话反映了皇帝关心民生疾苦,即使在享受狩猎之乐时,心中仍挂念着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狩猎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他对国家、军事以及民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作为君主的多面性与责任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猗兰操

维山有谷,露瀼瀼兮。维谷有兰,扬孤芳兮。

我行四方,荆棘蔽野。采芳而佩,知兰实寡。

我思文武,于镐于丰。欲往从之,路阻不通。

路阻不通,吾道非矣。掩袂涟洏,与世违矣。

(0)

慕萱

阶前五月萱花吐,日日见花如见母。

对花不觉双泪垂,安得花前彩衣舞。

人言种花忧可忘,孝子之忧江水长。

花残却有再开日,暮雨萧萧空北堂。

(0)

满江红.南山道中晚秋

九月南山,犹未觉、园林秋意。

无远近、丹枫黄叶,翻成佳丽。

风外磬声知有寺,云中犬吠疑无地。

见孤峰、淡淡扫蛾眉,当空际。脩竹里,柴门闭。

古木下,渔舟系。更牛背两两,儿童相戏。

素练摇江明一鹭,黄云漫陇飞双雉。

喜农家、细麦早纤纤,青如罽。

(0)

范蠡归湖图为师鲁侄题

万顷湖光足钓丝,济川功了乞归时。

安流不用施篙楫,敛手舷头任所之。

(0)

宿宛陵书院

自从删述来,诗道几更变。

骚些无遗声,汉魏起群彦。

谢绝及宋沈,入眼已葱茜。

颓波日东驰,李杜出而殿。

当时多浑成,岂必事精鍊。

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邮传。

坐令诗道衰,花月动相眩。

千载宛陵翁,惟我独歆羡。

翁词最古雅,翁才亦丰赡。

一代吟坛中,张主力不勌。

遂使天地间,留此中兴卷。

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称善。

纷纭较唐宋,甄取失良贱。

无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见。

渺渺岁将夕,南来宛陵县。

顿首升翁堂,松竹犹眷眷。

感慨抚陈迹,江水一再奠。

我心夙景仰,我学诚袜线。

上想三百篇,斯境复谁荐。

(0)

出塞行

汉家将军如虎貔,铁衣炯炯登肜墀。

鞠躬再拜向天子,肘系金印盘双螭。

阴山之阴单于宅,名王渠帅相出没。

天诛一顾不可留,旌旗如云戒明发。

袖中剑气吞长虹,指麾白日回苍穹。

偏师五路捣沙碛,铁骑十万屯云中。

皇威四驰掣惊电,胆落旄头逐飞箭。

降车昼走穹庐王,捷书夜报明光殿。

君王有诏无穷追,凯歌散入边城陴。

满决银河洗兵马,尽收土宇归华夷。

明廷告勒有尊敦,钜笔如椽我当载。

酒酣击节聊载歌,一为将军歌出塞。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