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山有谷,露瀼瀼兮。维谷有兰,扬孤芳兮。
我行四方,荆棘蔽野。采芳而佩,知兰实寡。
我思文武,于镐于丰。欲往从之,路阻不通。
路阻不通,吾道非矣。掩袂涟洏,与世违矣。
维山有谷,露瀼瀼兮。维谷有兰,扬孤芳兮。
我行四方,荆棘蔽野。采芳而佩,知兰实寡。
我思文武,于镐于丰。欲往从之,路阻不通。
路阻不通,吾道非矣。掩袂涟洏,与世违矣。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猗兰操》描绘了一幅山谷幽深、兰花独放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艰难险阻中寻找理想、志向不得伸展的苦闷心情。"维山有谷,露瀼瀼兮",以山间清晨的露珠滴滴答答,象征着环境的清冷和兰花的孤独;"维谷有兰,扬孤芳兮",直接赞美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和独自绽放的坚韧。
接下来,诗人通过"我行四方,荆棘蔽野",比喻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困境,"采芳而佩,知兰实寡",暗示了知音难觅,实现抱负的人少。他怀念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盛世,"我思文武,于镐于丰",表达了对明君贤主的向往。
然而,现实是"路阻不通,吾道非矣",意味着他的道路受阻,理想无法实现,这让他感到无奈和失落。最后,"掩袂涟洏,与世违矣",表达了他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悲凉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现实困境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