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穿帘,桃枝弄影,天风吹落瑶笺。
误聪明两字,尝尽辛酸。
憎煞莺啼燕语,牵惹起、种种愁端。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萧间。
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
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
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
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
午日穿帘,桃枝弄影,天风吹落瑶笺。
误聪明两字,尝尽辛酸。
憎煞莺啼燕语,牵惹起、种种愁端。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萧间。
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
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
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
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午日独处的情景,通过午日穿帘、桃枝弄影、天风吹落瑶笺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借“聪明”二字自嘲,表达了对生活中的辛酸与挫折的深刻体验。对莺啼燕语的反感,反映出内心的烦扰与愁绪,难以排遣。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面对生活的苦难,他试图寻找解脱之道,但无论是看剑还是遁入佛门,都未能真正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焚香默坐”,通过静心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但即便如此,他仍感叹自己的才情与情感似乎都不如从前。
“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诗人自嘲自己在创作上的热情与才华似乎有所减退,对江花早谢的感慨,更是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界的变迁联系起来,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叹。最后,“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是对生命短暂、无法与自然争艳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诗人似乎在质疑命运的不公,但最终归于自我接受与理解,认为这或许也是自己独特性格与命运的体现。在这样的思考下,诗人“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试图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与宁静,以期达到心灵的平衡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自我安慰与超越的努力。语言含蓄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动人,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
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
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
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侯客。易爱底,些官职。
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
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
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