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汪大猷归里》
《送汪大猷归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濯濯才华耀禁林,翩然忽起故园心。

九天得请恩方重,一舸东归春未深。

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诗酒合同襟。

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

(0)
鉴赏

此诗《送汪大猷归里》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对友人汪大猷即将归乡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濯濯才华耀禁林”,以“濯濯”形容汪大猷才华横溢,犹如在皇家园林中熠熠生辉,赞美其出众的才能和成就。次句“翩然忽起故园心”,描绘了汪大猷突然兴起的思乡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接着,“九天得请恩方重,一舸东归春未深”,通过“九天得请”这一典故,表达了汪大猷得到朝廷重用后,决定东归故乡的情景,同时点明了归乡之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既是对汪大猷归乡时机的选择的赞赏,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诗酒合同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汪大猷回到家乡后,与亲人朋友相聚,共享自然美景与诗酒之乐的场景。诗人通过“非昨梦”强调了这次回归的现实性与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汪大猷能够享受生活、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欣慰之情。

最后,“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诗人提醒汪大猷即使归乡也要保持谦逊与理智,不要沉溺于享乐之中,而是要继续追求学问与道德修养,如同在讲殿中思考,倾听脚步声,时刻不忘学习与进步。这不仅是对汪大猷个人的期望,也是对所有读书人的勉励,体现了朱熹作为教育家的深邃思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也有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朱熹作为一位学者兼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颂古五十五首·其十九

破镜生儿惜似金,晨昏不敢离烟林。

羽毛长就飞求食,聚口纷争吃母心。

(0)

颂古五十五首·其二十八

村落谁家丑女儿,爱将苕帚画蛾眉。

逢人掩鼻嫌腥秽,鸦臭当风自不知。

(0)

烧笋

稚子相呼脱锦衣,饷春不减首山薇。

翻身跳入炉中浴,透得山僧啮镞机。

(0)

送祐兄之仰山

仰山活业苦无多,畬片荒田种粟箩。

去与一锄翻到底,听渠叉手道如何。

(0)

送云卧接待庵主

云卧遗风仰正传,接人全在钁头边。

临机不用闲忉怛,自有春山蕨竖拳。

(0)

赵州问牛迹圆泽扣角政黄牛平田婆赞

这畜从来恶迹多,角尖头也解狂歌。

桥边白鹭擎拳听,急杀耕田臭老婆。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