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城雄列郡,五马古诸侯。
湖海搴帷入,山川露冕收。
馀风肃僚采,比户有歌讴。
清论推匡济,承明动衮旒。
康成让经术,子产伍田畴。
白鹿随车至,鸳鸯绕郡流。
城漕通国计,导水浚长湫。
河润由拳树,波平范蠡舟。
弘文开别馆,声教及穷陬。
桃李连枝发,英髦接轸游。
时贤皈北斗,物望属南州。
此地真仁寿,苍生仰覆帱。
新飙吹醉里,天汉烛牵牛。
爽气看横笏,廉泉莹泛瓯。
遂膺三事召,真上五云头。
应照衔恩侣,泥涂恐暗投。
专城雄列郡,五马古诸侯。
湖海搴帷入,山川露冕收。
馀风肃僚采,比户有歌讴。
清论推匡济,承明动衮旒。
康成让经术,子产伍田畴。
白鹿随车至,鸳鸯绕郡流。
城漕通国计,导水浚长湫。
河润由拳树,波平范蠡舟。
弘文开别馆,声教及穷陬。
桃李连枝发,英髦接轸游。
时贤皈北斗,物望属南州。
此地真仁寿,苍生仰覆帱。
新飙吹醉里,天汉烛牵牛。
爽气看横笏,廉泉莹泛瓯。
遂膺三事召,真上五云头。
应照衔恩侣,泥涂恐暗投。
这首诗描绘了郑鸿逵作为郡伯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表现和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贡献。
首先,"专城雄列郡,五马古诸侯",点明郑鸿逵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显赫身份,暗示其在地方治理中的权威与影响力。"湖海搴帷入,山川露冕收",生动描绘了郑鸿逵进入治理区域时的庄重场景,显示其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接着,"馀风肃僚采,比户有歌讴",赞扬了郑鸿逵治理下的良好社会风气,以及民众对其政绩的广泛赞誉。"清论推匡济,承明动衮旒",进一步强调了郑鸿逵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康成让经术,子产伍田畴",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赞美郑鸿逵在教育和农业领域的贡献。"白鹿随车至,鸳鸯绕郡流",以自然景观的美丽衬托郑鸿逵治理下的和谐景象。
"城漕通国计,导水浚长湫",展示了郑鸿逵在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河润由拳树,波平范蠡舟",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郑鸿逵带来的繁荣景象。
"弘文开别馆,声教及穷陬",体现了郑鸿逵在文化建设和社会教化上的努力。"桃李连枝发,英髦接轸游",以生机勃勃的春景象征郑鸿逵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时贤皈北斗,物望属南州",表达了郑鸿逵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广泛认可。"此地真仁寿,苍生仰覆帱",高度评价了郑鸿逵对当地人民福祉的贡献。
最后,"新飙吹醉里,天汉烛牵牛",以自然景象的变换,寓意郑鸿逵政绩的持久影响。"爽气看横笏,廉泉莹泛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郑鸿逵的廉洁和智慧。"遂膺三事召,真上五云头",表达了对郑鸿逵晋升高位的祝贺。
整首诗通过对郑鸿逵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就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地方官员的全面能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徵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
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
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
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洄沿南溪夕,流浪东山春。
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
探鍊备海峤,赏心寓情人。
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
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
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杜城韦曲遍寻春,处处繁花满目新。
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