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
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
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
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洄沿南溪夕,流浪东山春。
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
探鍊备海峤,赏心寓情人。
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
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
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徵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
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
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
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洄沿南溪夕,流浪东山春。
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
探鍊备海峤,赏心寓情人。
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
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
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宿,以及他对于道家思想的追求和悟性。诗中充满了对高洁生活的憧憬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徵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 开篇即表达了对古人隐逸生活的怀念,以及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愿。
"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已经领悟到某种精神境界,并且能够随着自然规律自由自在地遨游,没有边际。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 这里表达的是对道家哲学的信仰,即使外在的道教仪式和理论可能已经消亡,但内在的真理仍然存在于颍阳之地。
"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晚年时光中,诗人沉浸于美丽的山水之间,这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也是他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描述了诗人与历史记载、古代贤达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并不遥远,他的心灵获得了一种满足和愉悦。
"洄沿南溪夕,流浪东山春。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探鍊备海峤,赏心寓情人。" 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旅程和心灵的自由。
"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 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超脱凡尘、追求长生不老之境界的渴望,以及对空旷幽深之所的向往。
"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最后几句则提到了诗人的家族背景,他的高洁品行,以及他对君主恩泽的感念和对于历史功绩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及其对于自然、哲学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汉有双璜,以为双斝。其刿若缕,晰泽而古。
侍女于行,酌彼清酤。吸醇畅和,如觏伯雅。
汝奉莲经,佛所秘语。吴兴笔之,则群玉府。
我幡我诵,如奉慈父。紬女缃缥,又似觏女。
比及三载,各复其所。由证入悟,筌蹄是舍。
而况兹器,视等苴土。吾言亦赘,一笑首俯。
少年结客江之东,孟公座上皆英雄。
曾假柳车藏季布,屡过浆市访毛公。
是时海内方全盛,嗔目谭兵众为政。
徂击羞称博浪奇,弯弓竞夸没石劲。
我公来兮尽敛容,敦诗悦礼推叉龙。
生平自负万人杰,七尺肯为一剑封。
拔山扛鼎古有之,肝胆如公世所稀。
大才瓠落何足怪,七策余二师鸱夷。
如今六十气如云,绝口不谭麟阁勋。
间与几童说忠孝,春秋独祀平原君。
如公不用真可惜,中原里社生奸慝。
功成辞爵丈夫事,恐公欲隐隐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