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惑沈身是此园,古藤荒草野禽喧。
二十四友一朝尽,爱妾坠楼何足言。
三惑沈身是此园,古藤荒草野禽喧。
二十四友一朝尽,爱妾坠楼何足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沧桑感和个人悲凉的情怀。开篇“三惑沈身是此园,古藤荒草野禽喧”两句,通过对金谷园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自然界的荒凉景致。"三惑"暗示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困惑,而“沈身”则表明他深陷于这种境况之中无法自拔。“古藤荒草野禽喧”更增添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显示出自然界在时间长河中的沧桑。
接下来的“二十四友一朝尽,爱妾坠楼何足言”两句,则转向了人事变迁和个人的悲剧。"二十四友"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的密友或是某种集体,如今却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部散去,这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也象征着个人际遇的无常。而“爱妾坠楼何足言”则是一个具体而悲剧的事件,显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残酷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世间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眷恋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个人悲欢的历史沧桑感和哲理思考。
涛声入耳心所向,与君同家楚江上。
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
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
水风吹衣日落去,石气荡魄云飘回。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
大陆浮沈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
昔行江上望岞㟧,船头抚髀复雀跃。
向山手指十幅篷,可怜风利不得泊。
当时迎送百里馀,了了望见高真居。
如何今日及山麓,云塞反使山有无。
平冈衍阜经略尽,路险心知入佳境。
千寻未上气已吞,一步犹馀力加猛。
琅玕芝肉夹道生,奇峰削壁森成城。
疑神疑鬼呼欲出,至竟但可以石名。
半山尚有云漫白,绝顶空青砉开辟。
云来摐壑如有声,云去翻空已无迹。
此时望江江渺然,鹅毛一白粘遥天。
时移境换迭相望,心空股慄神魂迁。
新罗老衲浮海至,一千年来占山气。
骑鲸主簿迹亦留,仙佛争灵有兴替。
朝钟暮鼓声殷雷,翠微光薄金碧堆。
只有青莲读书屋,至今基址荒苍苔。
才人身后偏萧索,有句通神不惊俗。
谁知举笔点窜间,已使名山擅名目。
天台一号谁分更,我欲削之言苦轻。
世无其人山亦晦,山意待我如含情。
峰虽呼九析有百,菡萏将开手生擘。
银河倒挂渌水来,碎渗翁翁碧虚色。
混茫陆海无津涯,无何有乡真我家。
风吹离地倘尺五,著手便可扪匏瓜。
更令海水添一线,此山便与蓬莱见。
谁教根植尘寰中,时复寻常出真面。
有幸不幸何足云,下界蛮触尤纷纷。
我虽置身得高处,俛视尚有云中君。
自有此山游几辈,幸及登临百年内。
且可听吹子晋笙,不须更洒羊公泪。
《游九华山放歌》【清·黄景仁】昔行江上望岞㟧,船头抚髀复雀跃。向山手指十幅篷,可怜风利不得泊。当时迎送百里馀,了了望见高真居。如何今日及山麓,云塞反使山有无。平冈衍阜经略尽,路险心知入佳境。千寻未上气已吞,一步犹馀力加猛。琅玕芝肉夹道生,奇峰削壁森成城。疑神疑鬼呼欲出,至竟但可以石名。半山尚有云漫白,绝顶空青砉开辟。云来摐壑如有声,云去翻空已无迹。此时望江江渺然,鹅毛一白粘遥天。时移境换迭相望,心空股慄神魂迁。新罗老衲浮海至,一千年来占山气。骑鲸主簿迹亦留,仙佛争灵有兴替。朝钟暮鼓声殷雷,翠微光薄金碧堆。只有青莲读书屋,至今基址荒苍苔。才人身后偏萧索,有句通神不惊俗。谁知举笔点窜间,已使名山擅名目。天台一号谁分更,我欲削之言苦轻。世无其人山亦晦,山意待我如含情。峰虽呼九析有百,菡萏将开手生擘。银河倒挂渌水来,碎渗翁翁碧虚色。混茫陆海无津涯,无何有乡真我家。风吹离地倘尺五,著手便可扪匏瓜。更令海水添一线,此山便与蓬莱见。谁教根植尘寰中,时复寻常出真面。有幸不幸何足云,下界蛮触尤纷纷。我虽置身得高处,俛视尚有云中君。自有此山游几辈,幸及登临百年内。且可听吹子晋笙,不须更洒羊公泪。
https://shici.929r.com/shici/pE74IpZ9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