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水船.洞庭晚泊,望团山》
《下水船.洞庭晚泊,望团山》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总是愁人料。谁说湖天秋好。

唤起诗心,水杨柳外残照。晚晴杪。

微见团山白庙,霜空隔磬难到。

布帆远,鹭影飞同缟。似带离魂飘未了。

苔石横波,云根一半都老。落霞悄。

几点摇红疏蓼,今夜侬来系棹。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易顺鼎的《下水船·洞庭晚泊,望团山》,描绘了洞庭湖秋日傍晚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总是愁人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暗示了他对秋天的敏感和哀愁。接着,“谁说湖天秋好”反问,引出对秋景的质疑,暗示美景背后隐藏着诗人心中的不快。

“唤起诗心,水杨柳外残照”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水边杨柳上的景象,虽然美丽,却也触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但这种欲望似乎并未带来愉悦,反而加重了他的愁绪。“晚晴杪”点明时间,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映照出团山白庙的轮廓,远处的钟声因为空气中的霜露而显得模糊难闻。

“布帆远,鹭影飞同缟”写帆船渐行渐远,白鹭的影子与天空融为一体,画面宁静而凄凉。诗人的心绪似乎随着船的远去而飘渺不定。“似带离魂飘未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离别之情的缠绵。

“苔石横波,云根一半都老”描绘了湖面的苔藓和岸边的石头,以及云雾缭绕的山脚,这些景象都显现出岁月的沧桑,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落霞悄”以悄然隐退的晚霞为背景,增添了寂寥的气氛。

最后,“几点摇红疏蓼,今夜侬来系棹”以几点红色的蓼花点缀在稀疏的芦苇中,暗示了诗人期待在此地过夜,仿佛想要借此留住片刻的安宁,结束漂泊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深深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诗歌风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三

野意楼前满,秋声树杪回。

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

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

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

(0)

过使华亭悼七友

恶石乱峥嵘,胡为君此行。

功名成底事,舟楫误平生。

天远宁容问,滩流本自鸣。

林猿如会意,故作断肠声。

(0)

浙江舟行遇风

扁舟溯浙江,日暖天气清。胥涛寂无声。

篙工挂席帆,涉险如履平。

不谓时适然,自诧伎已精。

中流舍维楫,醉卧日月横。

烟云忽异色,亭午风浪生。

两涯忽黯淡,一叶随攲倾。

津人巧不施,反念西佛名。

同舟已自诀,立葬东海鲸。

雨声忽自霁,雾暗忽复明。

举酒迭相贺,骄气又已盈。

同舟幸身安,气塞莫敢争。

谁知翻覆手,顷刻分阴晴。

既乏共济力,拂衣起徒行。

(0)

满江红.归自湖南题富春馆

津鼓匆匆,犹记得、故人相送。

春江上、鸟啼花影,马嘶香鞚。

情逐阳关金缕断,泪和杨柳春丝重。

算别来、几度月明时,相思梦。山万叠,愁眉耸。

春一点,归心动。问风俦月侣,有谁游从。

百里家山明日到,一尊芳酒今宵共。

任楼头、吹尽五更风,梅花弄。

(0)

挽吕东莱先生·其五

萍迹来京阙,逾涯辱意隆。

剧谈销客气,终月坐春风。

岂谓十旬别,俄成千岁终。

哀哉不复见,天阔恨无穷。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拨乱中兴事,艰难创业同。

好生天地德,立极帝王功。

与子基图永,居尊福禄崇。

一朝违大养,悽怆栎阳宫。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