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
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行走在被云雾笼罩的道路上的孤独与苍老之感,同时通过对渔艇的依赖,隐喻着诗人的不稳定生活状态。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寻和怀念。黄绢、绛纱皆为珍贵之物,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而这些回忆如同青山与沧海一般深远且持久。
“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两句,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对恩情的渴望。尽管心中积压着不平之气,但仍然保持着自我鼓励的心态,想要回报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却又不知从何处开始。
最后,“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旧友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根源。东堂旧侣指的是与诗人有着深厚情感的朋友,而“同出膺门是一家”则强调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同一家人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怀旧、思念之情,以及对友谊深沉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