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收功故道循,滔滔千古势无垠。
流知江海涵容大,静觉乾坤覆焘均。
未必昆崙独倾注,祇安河汉共濆沦。
如何骑得鲸鱼背,直到天涯一问津。
四载收功故道循,滔滔千古势无垠。
流知江海涵容大,静觉乾坤覆焘均。
未必昆崙独倾注,祇安河汉共濆沦。
如何骑得鲸鱼背,直到天涯一问津。
这首诗以黄河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这条伟大河流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句“四载收功故道循”,描绘了黄河历经四载努力,遵循其固有的河道前行,寓意着时间的积累与坚持的力量。接下来,“滔滔千古势无垠”一句,通过形容黄河水流的浩瀚与永恒,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流知江海涵容大,静觉乾坤覆焘均”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黄河的流动与江海的广阔、天地的平衡相联系,不仅赞美了黄河的气势与包容性,也暗示了宇宙间的和谐与平衡。诗人通过“流知”和“静觉”的动与静的转换,展现了对自然现象深入理解的哲学思考。
“未必昆崙独倾注,祇安河汉共濆沦”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黄河与更广阔的天地景象相连,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昆崙”、“河汉”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黄河置于宏大的宇宙背景之下,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如何骑得鲸鱼背,直到天涯一问津”一句,以奇特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冒险与探索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到达远方,找到答案。这一句既是对黄河探险精神的颂扬,也是对人生旅途上不断追求与探索的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也蕴含了对宇宙、生命以及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
晋大司马至洛阳,威略已著推砍羌。
声驰江龙传国光,右军笔阵争堂堂。
妙用作意驱后铓,惊鸿乍起游龙翔。
仁祖无奕乌衣郎,排名篇末流遗芳。
开元散落王涯藏,联翩飞动茂密行。
料简鉴赏盛有唐,传授视此真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