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山转空,景驶寒亦早。
百草无愠容,低头就枯槁。
形生复形化,安用置怀抱。
千古丘蹠分,所论非寿夭。
木落山转空,景驶寒亦早。
百草无愠容,低头就枯槁。
形生复形化,安用置怀抱。
千古丘蹠分,所论非寿夭。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象,"木落山转空"写出了树木凋零,山色显得更加空旷,"景驶寒亦早"则传达出季节变换之快,寒意提前来临。接下来,诗人观察到百草在严寒中低垂枯黄,没有怨言,"无愠容,低头就枯槁",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诗人进一步思考生命的变化与存在意义,"形生复形化,安用置怀抱",认为生命的形态虽有变化,但不必执着于个体的存续,暗示了对生死的豁达理解。最后,诗人引用丘蹠的观点,"千古丘蹠分,所论非寿夭",表明他认同的是超越生死的哲理,而非简单地以寿命长短来衡量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日景色的描绘,寓含了对生命无常和超脱生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哲学思考。
送子出崇文,崇文日照人。
朔风卷长陌,登高临水滨。
河梁一抗手,孤影随形分。
形分瞩望眼,望绝继以音。
所愿崇明德,酬此百年身。
易简理斯得,超诣在忘言。
溟鹏具大翼,九万待风骞。
遥空仙乐奏,鸾鹤下、迓真妃。
是绛帐儒风,青藜家世,两好门楣。
当年赁舂梁庑,记绝荤剜臂事依稀。
萱草忘忧树背,菊花献寿延厘。
看辉煌一品,朱衣丹诰荷彤墀。
喜树挺三株,兰滋九畹,晚境愉怡。
麻姑海尘三见,指华鬟天上数归期。
濡染欧阳椽笔,泷冈待表丰碑。
尽乘船骑马,甚客里、光阴虚掷。
无多薄游,真飞鸿过翼。雪爪留迹。
且住为佳耳,尚梅花千百,湖山香国。
离居纵遣伤兰泽。今日桃蹊,明朝柳陌。
春来更当追惜。奈镜台病后,遥念窗槅。酒阑人寂。
望江天空碧。鱼雁沈沈,忒无信息。布帆明日行客。
似前月浮梁,迢迢何极。蒙头睡、不掀巾帻。
浑不管、重利商人轻别,鼾声床侧。
离魂共、上下潮汐。只景纯、未取文通笔,差能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