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大司马至洛阳,威略已著推砍羌。
声驰江龙传国光,右军笔阵争堂堂。
妙用作意驱后铓,惊鸿乍起游龙翔。
仁祖无奕乌衣郎,排名篇末流遗芳。
开元散落王涯藏,联翩飞动茂密行。
料简鉴赏盛有唐,传授视此真印章。
晋大司马至洛阳,威略已著推砍羌。
声驰江龙传国光,右军笔阵争堂堂。
妙用作意驱后铓,惊鸿乍起游龙翔。
仁祖无奕乌衣郎,排名篇末流遗芳。
开元散落王涯藏,联翩飞动茂密行。
料简鉴赏盛有唐,传授视此真印章。
这首宋诗描绘了晋代大司马在洛阳的赫赫战功和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诗人首先赞美其威略显赫,如同江龙般传递国家荣光,然后聚焦于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形容其笔阵雄壮,犹如惊鸿展翅,龙翔天际。接着提到仁祖无奕(可能指东晋名将谢玄或书法家谢安)的乌衣子弟,虽排名稍后,但其影响力依然流芳百世。
诗中提到的“开元散落王涯藏”可能暗指唐代盛世的文人墨宝,这些珍贵的遗产被王涯收藏,显示出其书法艺术的繁盛。最后,诗人高度评价这些作品,认为它们是唐代书法艺术的精华,是真正的印章,象征着传承与鉴赏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背景,通过书法艺术展现了时代的风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瑰宝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