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扈从巡边至宣府往还杂诗·其五》
《扈从巡边至宣府往还杂诗·其五》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边屯今岁盛丰登,仓庾家家积粟盈。

何幸王师此游豫,大车藁秸进行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屯兵之地丰收的景象,以及王师巡边时的繁荣与秩序。诗人杨士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屯之民因丰登而粮仓充实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军队巡视边疆、维护安宁的感激之情。

首句“边屯今岁盛丰登”,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今年边疆屯兵之地迎来了丰收的年景。这不仅意味着自然界的慷慨馈赠,也预示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稳定。

次句“仓庾家家积粟盈”,进一步描绘了丰收后的具体场景。家家户户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安心。这种景象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诗人所见所感的美好图景。

第三句“何幸王师此游豫”,表达了诗人对王师(即朝廷军队)巡视边疆的庆幸之情。在古代,边疆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统一,王师的到来不仅象征着国家力量的展示,更意味着边疆地区的安宁与保护。这里的“游豫”一词,既包含了巡视之意,也暗含了王师在此地休整、享受安宁的意味,体现了军民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大车藁秸进行营”,则通过具体的行动细节,展现了王师在边疆地区进行军事准备的情景。大车运载着藁秸(干草),用于搭建营地或作为燃料,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军队的组织有序,也暗示了他们为即将到来的任务所做的充分准备。整个画面充满了秩序与活力,展现了边疆地区在王师巡视下的安全与繁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朝边疆地区在丰收年景下百姓生活的富足与安定,以及王师巡视带来的和平与秩序。诗中洋溢着对国家强盛、边疆安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美好景象的深切感受和高度认同。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中兴乐

荷香暗动水晶帘。轻云半罩银蟾。

丹鸟飞飞,乱落雕檐。高低随意如憨。点青衫。

暖生湘簟,佳人梦醒,起扑花间。

(0)

月宫春

朱唇轻绽小樱桃。胡床夜夜娇。紫云一曲透重霄。

凤凰来几遭。裂石穿云烟竹碎,梅花杨柳未曾凋。

才把昭华放下,馀香应未消。

(0)

永遇乐

窗外啼莺,频催妆束,绿云缭绕。

轻把牙梳,旋移鸾镜,委地容光耀。

兰膏新沐,微闻香泽,对此温柔堪老。

向妆台、挽成如虿,才称花容月貌。

时兴髻子,松松堕马,好共灵蛇新巧。

莫叹飞蓬,休嗟曲局,鸳帐同心好。

纵令妒妇,也应怜惜,怪得萧郎颠倒。

珠帘下、娇羞欲出,鸣蝉缥缈。

(0)

献衷心

叹沧洲行客,虚掷年华。飘泊处,似杨花。

听墙头短笛,城上悲笳。离前事,追记得,泪如麻。

湘水岸,玉人家。梦魂也畏道涂赊。

问何时纨扇,远饷秦嘉。眉欲锁,肠欲结,向谁嗟。

(0)

婆罗门引

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门前征马初嘶。

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飘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

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怎人生、惯见生离。

(0)

意难忘

草满池塘。正年时执手,惜别时光。

画桥文杏细,烟渚柳丝长。蜂欲乱,蝶初狂。

都为早春忙。奈寸心、缠绵往事,无限思量。

天涯云树茫茫。漫登山临水,立尽斜阳。

雏莺空自啭,别燕不成双。凝望处、九回肠。

但梦到东墙。只索要、寻花归去,同醉高唐。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