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婆罗门引

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门前征马初嘶。

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飘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

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怎人生、惯见生离。

(0)
鉴赏

这首《婆罗门引》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与哲思。

开篇“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以青翠的杨柳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描绘出送行者与行人的分别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离别的无奈。“门前征马初嘶”一句,通过马儿的嘶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

接着,“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送行者在离别之际,缓缓吟唱着《阳关三叠》这一经典的送别歌曲,同时举杯相送,表达出对行人的深深祝福与不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离别仪式的重视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两句,表达了对行人的担忧与期待,既不担心行人的远行,又害怕行人的归期遥遥无期,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

“飘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中,“飘然路歧”形象地描绘了行人在离别后的孤独旅程,而“金徽”则可能是指琴弦或乐器,暗示了诗人希望行人在旅途中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方式,都能让行人在异乡找到归属感。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这一段,诗人以自然界中的鸟儿和水禽为喻,表达了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快乐与安宁,即便是朝朝暮暮的相聚,也不会感到痛苦与悲伤。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倡导。

最后,“怎人生、惯见生离”一句,诗人感慨于人生的常态就是不断地经历离别,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的接受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婆罗门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哲思,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满庭芳·雨送凉来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

(0)

点绛唇·徙倚虚檐

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
水平池沼。
云影闲相照。
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
还揉了。
路长山杳。
寄得愁多少。

(0)

清平乐·嫩凉新霁

嫩凉新霁。
明月光如洗。
长笛一声烟际起。
人在危楼独倚。
夜深风露娟娟。
抱琴谁和流泉。
只有乘鸾仙子,见人愁绝无眠。

(0)

清平乐·春愁错莫

春愁错莫。
风定花犹落。
斗草踏青闲过却。
乳燕鸣鸠自乐。
行人江北江南。
满庭萱草毵毵。
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0)

虞美人·娟娟缺月梧桐影

娟娟缺月梧桐影。
云度银潢静。
夜深檐隙下微凉。
醒尽酒魂何处、藕花香。
鹊桥初会明星上。
执手还惆怅。
莫嗟相见动经年。
犹胜人间一别、便终天。

(0)

清平乐·春衫袖窄

春衫袖窄。
烛底横波溢。
困倚屏风无气力。
故故停歌驻拍。
夜深满劝金杯。
曲中偷送情来。
归去十分准拟,今宵梦里阳台。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