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人愿睹云星,好士名高彻四溟。
节钺古来称独坐,草茅今日见分庭。
争先人愿睹云星,好士名高彻四溟。
节钺古来称独坐,草茅今日见分庭。
这首诗《铙歌(其十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在诗中,陈恭尹以“争先人愿睹云星,好士名高彻四溟”开篇,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渴望与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名声能够传遍四方。接着,“节钺古来称独坐,草茅今日见分庭”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杰出人士的地位与古代的权臣相提并论,同时又以“草茅”自谦,表示自己虽为平民,却也心怀壮志,渴望与杰出之士并肩。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陈恭尹对于人才的推崇和对于自身理想的追求,既有对历史的借鉴,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远大的抱负。
涉溪买鸲鹆,群笑王生痴。
万里相携走庾岭,千金不易连城姿。
一眼五色光催璨,山人爱杀争题诗。
君不见阳翟贾,扬鞭走马南越逵。
诩诩陆贾橐中赀。
明珠不售翡翠死,何如端州采石儿。
人生要在有远识,多忮多求徒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