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许浑在西岩读书堂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开篇“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动作,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曾经去过西岩的读书堂,那里的竹林和沙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在这里,湖面上的涟漪和山岭间的崎岖小道,都让诗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哀愁。
中间“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功名的深刻感慨。"经过事"指的是经历的事情,而"寄烟霞远"则是将这些事情托付给远方的烟霞之中;"名利尘随日月长"则是在说物质世界的名和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积累。
最后“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两句,是诗人对青春易逝的一种感叹。这里提到的"少年头不白"是指年轻时期的毛发还未变白,而"君看潘岳几茎霜"则是通过古代文学家潘岳的形象,来表达时间对人生留下的痕迹——就像潘岳头上的白发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的功名追求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我兄善择友,半多嵇阮交。
见子所为文,久思结同袍。
今直泛鸳水,居然叩蓬蒿。
精采固奕奕,词源更滔滔。
款留宿南园,对垒诗城高。
閒骑出挑战,苦无赫连刀。
缓兵得奇计,一醉方陶陶。
云山有神助,会者得其宗。
团团玛瑙盘,中有一朵青芙蓉,无量寿佛卐字胸。
坐莲花须者其寿,尽与无量寿佛同。
今日登临亦如是,稍涉言象究竟未离。
凡夫踪歌毕,天风吹我马。
隐有山灵谓我者,何必更与六和报恩较高下。
春雪既沾足,宜晴鬯万汇。
和风不鸣条,泽润遍大地。
此日称填仓,俗例有深意。
于耜举趾时,预筹一年计。
九州足仓箱,万民无一事。
生息滋以繁,日给尚虞匮。
岂易得馀三,虚置仓中积。
益凛祈年心,庶可徐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