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七》
《寄元美·其七》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渔阳烽火暗西山,一片征鸿海上还。

多少胡笳吹不转,秋光先入蓟门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苍凉与壮阔,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渔阳烽火暗西山”,以烽火连天的景象开篇,渲染出边塞战场的紧张氛围,暗喻战事频仍,烽烟四起。接着,“一片征鸿海上还”一句,通过一只归雁的形象,象征着远行之人或诗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战争中离散的人们渴望回归家园的心愿。

“多少胡笳吹不转,秋光先入蓟门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胡笳是边塞特有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悲凉。然而,在这连绵不断的胡笳声中,似乎无法传达出真正的安宁与和谐,反而更加凸显了边塞的荒凉与动荡。而“秋光先入蓟门关”则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暗示着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时间不会停止,生活总要继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复杂情感交织的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智果寺拜东坡参寥遗像次韵

吾爱参寥子,遗偈寄真迹。

像貌俨如生,钩画宛若昔。

读此一代文,令人百虑释。

又爱东坡老,仙才迥飘逸。

吟哦月露章,飞奋风雨笔。

古寺遗清风,残碑卧白日。

我来拜祠下,怡然若私觌。

和之诗与禅,诗禅机籁寂。

相对两忘言,终朝不获一。

徘徊走风廊,舂容坐苔石。

于心适有契,所得不患失。

禅空诗亦空,观空莫观色。

寥寥百载下,无此二骚客。

买酒为招魂,欲招不可得。

(0)

谢人惠梅花

惟有梅花不厌贫,花前笑语伴閒身。

老枝犹带深山雪,生意能回破屋春。

影待月来明户牖,香随风散恼比邻。

寄余何限江南意,几度相看忆故人。

(0)

试笔

谁遣毛州刺史来,閒窗终日共徘徊。

龙窥石涧新临砚,鹤舞松烟乍试煤。

茅舍寒深题未遍,玉堂月冷梦空回。

笑予得尔浑无用,惆怅临风写八哀。

(0)

湖上

东风残柳旧烟青,不见长亭共短亭。

几处王孙芳草地,胡僧相对坐看经。

(0)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其一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0)

次韵陈叔易远别离三首·其一

昼短宵未明,何朝妾觌君。

泪滴九霄雨,愁凝千古云。

凤藏丹霄晚,鸿遵沙碛远。

楼迥眼波穷,轴折离魂断。

安得葛陂龙,肉骨丹九转。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