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参寥子,遗偈寄真迹。
像貌俨如生,钩画宛若昔。
读此一代文,令人百虑释。
又爱东坡老,仙才迥飘逸。
吟哦月露章,飞奋风雨笔。
古寺遗清风,残碑卧白日。
我来拜祠下,怡然若私觌。
和之诗与禅,诗禅机籁寂。
相对两忘言,终朝不获一。
徘徊走风廊,舂容坐苔石。
于心适有契,所得不患失。
禅空诗亦空,观空莫观色。
寥寥百载下,无此二骚客。
买酒为招魂,欲招不可得。
吾爱参寥子,遗偈寄真迹。
像貌俨如生,钩画宛若昔。
读此一代文,令人百虑释。
又爱东坡老,仙才迥飘逸。
吟哦月露章,飞奋风雨笔。
古寺遗清风,残碑卧白日。
我来拜祠下,怡然若私觌。
和之诗与禅,诗禅机籁寂。
相对两忘言,终朝不获一。
徘徊走风廊,舂容坐苔石。
于心适有契,所得不患失。
禅空诗亦空,观空莫观色。
寥寥百载下,无此二骚客。
买酒为招魂,欲招不可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对参寥子和苏东坡两位文人墨客的敬仰之作。他首先赞扬了参寥子的遗偈和真迹,描绘其形象栩栩如生,书法宛如往昔,读其诗文能让人放下忧虑。接着,他对苏东坡的才华大加赞赏,称颂他的诗歌如月露清新,笔力雄健,寺庙中仍留有他的仙风,碑文静卧在阳光下。
诗人来到智果寺拜谒两位先贤的祠堂,感到十分惬意,仿佛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无声的交流。他在诗中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禅意,认为诗与禅相通,皆为空灵而超越世俗。然而,尽管他试图通过写诗来表达对他们的追思,却感到难以言表,只能在风廊和苔石间徘徊沉思。
最后,诗人感叹在百年之后,再也找不到像参寥子和东坡这样的才子,只能借酒寄托哀思,但心中的敬仰之情无法招回他们的身影。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豪的深深敬仰以及对文学与禅意交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