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与丹霞诸子登海螺峰绝顶,同赋用咸韵》
《九日与丹霞诸子登海螺峰绝顶,同赋用咸韵》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共携短策与长镵,采得茱萸手自缄。

山路细通多宝塔,秋风先到七斤衫。

蝉声断续吟红叶,鹤语差池下碧杉。

岁岁重阳得如此,终身不拟别螺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重阳节登上海螺峰绝顶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共携短策与长镵”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行人手持登山工具,准备攀登的情景,体现了登山活动的准备与期待。接着,“采得茱萸手自缄”一句,不仅点出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佩戴茱萸以避邪,还通过“手自缄”这一细节,展现了人物的细心与仪式感。

“山路细通多宝塔,秋风先到七斤衫”两句,将登山过程与沿途景色巧妙融合,山路蜿蜒,仿佛通向无数宝塔,而秋风似乎比登山者更早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吹拂着七斤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登山者的内心感受,即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蝉声断续吟红叶,鹤语差池下碧杉”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蝉鸣与鹤语,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声音与智慧,它们在红叶与碧杉之间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声音的对比与和谐,不仅丰富了视觉上的美,也增添了听觉上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岁岁重阳得如此,终身不拟别螺岩”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登山经历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长久依恋。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主线,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的登山之旅,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次韵答赵叔鸣进士

遗编长对赵东山,平地谁能绝顶攀。

发轫旧曾乘岁壮,篝灯今却愧秋閒。

一官宿届风云际,尽日沈迷簿领间。

我欲函书投北渚,馀波犹得洗颓颜。

(0)

次韵酬翰长马良佐

东出长安第一衙,地分佳丽职清华。

晨催玉漏犹高枕,夜对金莲不草麻。

紫殿当头回日月,青山排闼送云霞。

神仙洞府斯为上,我亦曾游坐判花。

(0)

西山

悬崖绿树阴,坐久昼萧森。

旧路皆尘迹,閒云系野心。

泉声鸣别涧,鸟影落平林。

欲汲龙潭水,攀罗上远岑。

(0)

鹃啼

千古哀哀望帝魂,离人枕畔不堪闻。

梨花枝上三更月,几点猩红渍血痕。

天津桥上君须记,叫得春归花满地。

何当化作卷阿俦,哕哕德音鸣治世。

(0)

赠张元器宪副复职还浙

归棹飘飘岊水涯,途歌犹颂老贤司。

璠玙涤去苍蝇点,松柏依然翠黛姿。

饯有群英争载酒,囊无馀赆只留诗。

太湖风月宁须买,岁晚心期付钓丝。

(0)

赏花有跋

落尽群芳枝巳空,游人往往怨东风。

谁知寂莫幽园里,犹着楸花一树红。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