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鹃啼》
《鹃啼》全文
明 / 林廷玉   形式: 古风

千古哀哀望帝魂,离人枕畔不堪闻。

梨花枝上三更月,几点猩红渍血痕。

天津桥上君须记,叫得春归花满地。

何当化作卷阿俦,哕哕德音鸣治世。

(0)
鉴赏

这首诗以杜鹃啼声为引线,描绘了一幅悲凉而又充满深意的画面。开篇“千古哀哀望帝魂”,将杜鹃啼声与古代神话中的望帝相联系,赋予了杜鹃啼声以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和对逝去时光的哀思。

接着,“离人枕畔不堪闻”一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通过“离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寂静夜晚听到杜鹃啼声时内心的难以承受之重。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细腻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梨花枝上三更月,几点猩红渍血痕”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梨花的洁白与杜鹃血的猩红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美好与残酷之间的冲突与交织。三更月下的梨花与杜鹃血迹,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天津桥上君须记,叫得春归花满地”这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将杜鹃啼声与春天的回归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回归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杜鹃啼声具有唤醒生命力、带来新生的力量。

最后,“何当化作卷阿俦,哕哕德音鸣治世”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杜鹃能够成为道德的象征,其叫声能引领社会走向和谐与治理的理想。这种超越自然界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和道德重建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鹃啼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廷玉
朝代:明   号:南涧翁   生辰:1483

号南涧翁、烟霞病叟,成化十九年(1483)乡试解元,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猜你喜欢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其六

卞氏称六龙,公家宛相如。

久作风雨散,于今共诗书。

山前犹制锦,江上方题舆。

遥想侍侧心,夙夕雁与鱼。

(0)

次韵醇中见寄

此身风中蓬,飘飖洛西豪。

所向不胶漆,杜门天自高。

坐怀平生友,皎皎眉间毫。

书随鹊声来,厚我逾绨袍。

如何东野鸣,亦复追离骚。

彼苍久已均,后逸须先劳。

试看刀笔微,他日犹萧曹。

麴蘖正多事,要在餔其糟。

勿谓伯乐死,辕下终奇遭。

况乃掣电中,几许堪游遨。

展江涵清空,春光集渔舠。

命驾裁数驿,慰此心忉忉。

吕安何人斯,君首无徒搔。

(0)

偈二十二首·其十五

金佛不度炉,妙相圆明会也无。

泥佛不度水,落落圆音美复美。

木佛不度火,萧萧古殿无关锁。

是须撒手直归家,莫向半途空懡㦬。

(0)

同仲宝风雨中过德麟留宿以夜未央为韵分得未字并和二公夜央字韵·其三

敢友天下士,辙环之四方。

适愿得所向,偶如钟应霜。

交态久未定,市道良可伤。

君看江汉水,安流日泱泱。

(0)

同仲宝风雨中过德麟留宿以夜未央为韵分得未字并和二公夜央字韵·其二

秋徂风雨多,欲作雪霜迓。

况乃地气偏,寒暑或相借。

温凉久未定,裘葛易无暇。

惭愧平原君,客至列盏斝。

日为文字饮,短昼继清夜。

嗟予寡世偶,痴甚已如霸。

有田未归耕,无策敢求射。

耽诗近知味,疑从果裸化。

(0)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五

所嗜人不得,一物百非是。

犹有尊中酒,道胜无敢毁。

彼哉讥谤者,诳口而信耳。

当忧十八隔,罚此缪语绮。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