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处便身懒,閒居喜岁丰。
虫丝转窗日,鸟语度溪风。
疏竹斩新绿,晚花随分红。
高人莫相访,不比卧隆中。
僻处便身懒,閒居喜岁丰。
虫丝转窗日,鸟语度溪风。
疏竹斩新绿,晚花随分红。
高人莫相访,不比卧隆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
"僻处便身懒,閒居喜岁丰"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在偏僻之地安然自得,不再追求世间的繁华,又透露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这里的“懒”和“喜”,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的淡泊与满足。
"虫丝转窗日,鸟语度溪风"两句,则是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捕捉。虫鸣于窗棂,鸟语穿过溪谷的风声,这些都是隐逸生活中的常见景象,它们以极为柔和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的画面。
"疏竹斩新绿,晚花随分红"两句,更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疏朗的竹林中透露出新生的绿意,而晚花则随着季节更迭展现出不同的红色。这两句诗不仅写景,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高人莫相访,不比卧隆中"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坚守。他并不愿意被打扰,即便是在山清水秀之地,也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空间。这里所谓“高人”,指的是有道德修养和超然物外的隐者,而“卧隆中”则是比喻诗人自得其乐,安于简陋的生活环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君留燕,吾适鲁,去年花时各羁旅。
鞭梢两地恰归来,一时花下同宾主。
殿春朵朵翻琼英,白头相对千花明。
有酒但作长鲸饮,有句肯学寒螀鸣。
物情共艳三公爵,魏国声名兆花萼。
我与君家共息机,无须离别怅分飞。
朱朱白白皆堪赏,不羡扬州金带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