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雪》
《咏雪》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严严层冰塞川泽,汹汹北风鸣木石。

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两仪混合去纤间,万类韬藏绝尘迹。

蛟龙岌起抱峦冈,江海横奔控阡陌。

野林缥缈苦难状,庭树鲜妍疑可摘。

开门更觉山市静,散帙偏宜纸窗白。

精光荡射遍岩谷,气象峥嵘见松柏。

少年登望就台观,壮士衡淩向砂碛。

饥鼯嗥卧伏牙爪,猎隼飞挐矜羽翮。

茅檐客聚满幽缶,桑径人行没双屐。

高堂暖热厌罗绮,环堵萧条尚絺绤。

何当仰见白日照,坐看先从沙际释。

渐涵沟畎兆丰富,洗濯闾阎消瘴疫。

便乘东北生气起,自驾疲牛理硗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咏雪》,描绘了冬季严寒中大雪覆盖的景象,以及雪后带来的宁静与生机。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雪景的壮丽和变化,如层冰阻塞川泽,北风吹过木石发出声响,黄云密布,大雪深厚。雪后的世界万物都被隐藏,只有蛟龙般的山峦和江海依然可见。诗人以少年和壮士的视角,描绘了雪景的静谧和动感,以及雪后茅檐下人们的活动和生活状态。

诗中还表达了对雪后自然恢复活力的期待,雪水滋润土地,预示丰收,同时能洗涤空气,消除疾病。最后,诗人期盼雪化之后,春天的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深关怀。

翻译
厚厚的冰层封锁了河流湖泊,猛烈的北风吹过,树木石头发出响声。
半夜黄云弥漫千里,大雪清晨积厚一尺。
天地混沌,万物隐藏,不见踪迹。
蛟龙般的大雪覆盖山峦,江海奔流,穿越田野。
野外森林模糊难辨,庭院树木鲜艳得仿佛能摘下。
打开门,山市显得更加宁静,摊开书卷,纸窗映着洁白。
光芒四射,照亮山谷,景象壮观,松柏挺立。
少年登上高台远望,壮士勇往直前,踏入沙漠。
饥饿的鼯鼠哀号,猎隼展翅飞翔,准备捕猎。
茅屋聚集着众多客人,桑树小径上不见人影,只剩足迹。
高堂中已厌倦华丽,简陋的房屋仍透出凉意。
何时能见到阳光普照,冰雪在沙滩边开始融化。
渐渐地,沟壑预示着丰饶,洗涤村庄,消除疫病。
乘着生机勃发的东风,驱赶疲惫的牛,耕耘贫瘠的土地。
注释
严严:非常严密。
层冰:厚厚的冰层。
汹汹:猛烈。
黄云:黄色的云雾。
大雪:大而密集的雪。
两仪:天地。
纤间:细微之处。
蛟龙:比喻大雪覆盖。
砂碛:沙漠。
絺绤:粗细布料,代指简朴生活。
白日:太阳。
沟畎:田间的沟渠。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游钱王太庙

数间老屋半攲颓,宗祏虽存没草莱。

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

花开陌路空馀恨,麦被陵陂不尽哀。

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0)

入道诗十九首·其十四

九转金丹九月圆,木金胎旺好安禅。

纯坤月里纯乾足,手把仙瓢酌醉仙。

(0)

欣欣亭

清湘北郭崇岗路,松竹年来定几围。

我亦临淮筑新宅,与君万里对柴扉。

(0)

诉衷情令·其一和俞秀老鹤词

常时黄色见眉间。松桂我同攀。

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怜水静,爱云闲。

便忘还。高歌一曲,岩谷迤逦,宛似商山。

(0)

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

薰风洲渚荠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

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还辕。

(0)

答张奉议

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

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

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