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风》
《大风》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昔游江湖上,厌看无限不测之高浪。

今栖尘土中,惯听掀天拔木之狂风。

风豪浪狠常相逐,我生此世宜阨穷。

浪头漫漫从海起,客舟摇战如枯苇。

回槔转尾入深湾,往往三分偷得一分睡。

岂如秋宜门东僦屋居,突兀前堂掌平地。

风从昆崙溟渤来,平头疾转数千里。

金锋相磨众鬼兵,介马争先万胡骑。

㨟抢震压尤可惊,千妖百怪悲号声。

我时安眠不觉躩然起,炉烟寂灭灯冥冥。

褰衣正欲走出户,户未开扃已吹仆。

闭门正欲避风来,风入衣襟不肯去。

天涯地角两茫茫,一身浑无逃遁处。

明朝捡点窗户间,浮埃委积如丘山。

遥知九衢中,马走废往还。

我欲投书诉风伯,帝阍峨峨不可攀。

怒携干将绕四璧,空有壮气膨心肝。

颇疑猛虎啸林薄,惨淡阴威动寥廓。

又疑土伯夜与风神争,叱咤喑哑骋狞恶。

明当折简问巫阳,天上谁人司橐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狂风暴雨中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往昔游历江湖时的壮阔情怀与现今隐居尘世中的平淡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波折生活的接受和适应。同时,诗中充满了强烈的动态感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风暴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力的磅礴与人世的渺小。

诗中的意象如“掀天拔木之狂风”、“浪头漫漫从海起”、“金锋相磨众鬼兵”等,都极力渲染出暴风雨来临时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给人以强烈的心理震撼。诗人的内心世界则通过“岂如秋宜门东僦屋居”和“我时安眠不觉躩然起”等句子表露出来,一方面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在风暴面前表现出的无奈与顺应。

诗中的语言运用上也颇为独特,如“褰衣正欲走出户,户未开扃已吹仆”、“闭门正欲避风来,风入衣襟不肯去”,这些句子通过对事物状态的细腻刻画,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充满力量感与想象力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次韵和贾云阶丈新居落成

水竹三分画不如,秋风新筑辋川庐。

静观世态涵琴德,老剩诗心慰瑟居。

饮续醉乡王绩记,每披相地景纯书。

轩窗明净宜幽隐,坐对黄花乐有余。

(0)

秋感

秣陵今已撤重围,帐下偏裨著锦衣。

鸿雁远传霜信至,鹭鸶低傍水田飞。

渐看废垒生秋草,何处寒砧捣夕晖。

多少故人明月夜,相思相望未言归。

(0)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四

上山势似难,登顿从无失。

下山势不留,往往多差跌。

一跌幸无伤,雪后铺如茵。

人驴同扶起,扑雪如扑尘。

(0)

初七日去大营拟寄城中诸友

十万冤禽仗此行,谁知乞命事难成。

包胥已尽滂沱泪,晋鄙惟闻嚄唶声。

自古天心悭悔祸,虽余人面错偷生。

一身轻与全家别,何日残魂更入城。

(0)

卢生祠题壁·其一

一枕黄粱梦太长,是因是想总荒唐。

人生自有天伦乐,不作神仙也不妨。

(0)

台湾纪事诗

忆从闽海逐浮鸥,仰愧元珠浊水求。

蛮语未参宣武幕,月明空吊庾公楼。

谈瀛有客搜奇句,破浪何年补壮游。

应笑张骞多凿空,欲将邹衍问神州。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