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平歌送许问》
《新平歌送许问》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边柳三四尺,暮春离别歌。

早回儒士驾,莫饮土番河。

谁识匣中宝,楚云章句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píngsòngwèn
táng / mèngjiāo

biānliǔsānchǐchūnbié
zǎohuíshìjiàyǐnfān

shuíshíxiázhōngbǎochǔyúnzhāngdu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新平歌送许问》。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饱含深情,对友人的深切祝愿。

"边柳三四尺,暮春离别歌。"

这里设置了一幅画面:边疆之地的柳树已经长到三四尺高,这不仅描绘了时序(暮春),也暗示了空间环境(边疆)。而“离别歌”则点明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一首送别之作。

"早回儒士驾,莫饮土番河。"

诗人劝告友人要早些返回,不要在异乡多停留,更不要饮用当地的河水(土番河)。这里“儒士”指代有文化教养的人,而“土番河”的提及,则让我们联想到了边疆地区的遥远与陌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谁识匣中宝,楚云章句多。"

这两句则转向深层次的意境。“匣中宝”指的是珍贵的东西,而“谁识”则是诗人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才能和学识的赞赏。而“楚云章句多”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赞美之情,“楚云”可能暗喻深远或高洁,结合“章句”(即文章、文字),诗人是在赞扬友人的文采和才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传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和友情之深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后箪友篇

古之瓢饮巢与繇,颜渊亦以酌溪流。

彼皆苦叶匏所作,短颈大腹轻且浮。

系而不食经霜落,腰之深浅用亦优。

我之瓢与香瘿瘤,根之生结非香肉。

渣滓已化馀皮坚,黄熟未成苦面皱。

一柄屈折珠斗同,又如人胆刳空中。

就泉掐取日挹注,不用羸瓶多有功。

一勺于我亦已足,五石笑彼无所容。

平生与箪作一处,贫贱之交相尔汝。

匏瓜无匹箪其匹,中流千金吾不与。

未能长吸作鲸鱼,且复量腹为偃鼠。

所乐谁言不在兹,洋洋泌水吾香糈。

此瓢真是吾俦侣,五岳相携历寒暑。

中路与君恐非情,使箪无友长伶仃。

不及昔时太白老,鸬鹚之杓同死生。

箪友在君宁在我,久要于义乃云可。

木质轻微不足贵,遗君当致一金叵。

(0)

琴囊

古道寄山水,正声终在兹。

龙唇倘弗御,凤鸟至何时。

鲜洁蜀川锦,缠绵园客丝。

将知用心处,不欲负钟期。

(0)

臂阁

截竹为清玩,潇湘意尚存。

雅形看不厌,小足立无痕。

妙得文心助,轻承玉臂恩。

点污知可免,持此报天门。

(0)

湘管

湘竹生湘水,当年事可伤。

结根逢帝子,馀泪亦文章。

采作千竿笔,随归五岳装。

书成无可写,天地异陶唐。

(0)

游尹澜柱铨部园林十首·其四

绮丽无馀巧,幽奇复可誇。

苍茫洲渚外,篱落野人家。

归鹤明深竹,行鱼聚浅沙。

水西云几片,飞作日边霞。

(0)

赠黎普济

慈心到处有奇方,苦海逢君便得航。

世上疮痍非一日,分身须是上岩廊。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