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箪友篇》
《后箪友篇》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古之瓢饮巢与繇,颜渊亦以酌溪流。

彼皆苦叶匏所作,短颈大腹轻且浮。

系而不食经霜落,腰之深浅用亦优。

我之瓢与香瘿瘤,根之生结非香肉。

渣滓已化馀皮坚,黄熟未成苦面皱。

一柄屈折珠斗同,又如人胆刳空中。

就泉掐取日挹注,不用羸瓶多有功。

一勺于我亦已足,五石笑彼无所容。

平生与箪作一处,贫贱之交相尔汝。

匏瓜无匹箪其匹,中流千金吾不与。

未能长吸作鲸鱼,且复量腹为偃鼠。

所乐谁言不在兹,洋洋泌水吾香糈。

此瓢真是吾俦侣,五岳相携历寒暑。

中路与君恐非情,使箪无友长伶仃。

不及昔时太白老,鸬鹚之杓同死生。

箪友在君宁在我,久要于义乃云可。

木质轻微不足贵,遗君当致一金叵。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后箪友篇》,通过对比“瓢”与“箪”的不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的“瓢”与“巢”,以及颜渊以溪流为酒,以此类比“瓢”与“箪”的生活简朴。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所用的“瓢”与“香瘿瘤”,强调其材质独特,虽非香肉,但坚实耐用,如同人之胆,空心却能盛水。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瓢”与泉水的关系,强调其取水方便,无需使用脆弱的瓶子,一勺足以满足需求,五石之水则显得过于奢侈。

诗人将“瓢”与“箪”视为平等的朋友,强调贫贱之交的真挚,即使“瓢”与“箪”无法相互陪伴,也应保持友谊。诗人认为,“瓢”虽轻质,但其价值在于与“箪”的友情,而非物质本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代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中物质至上风气的反思,希望人们能珍惜真正的友情,而非仅仅追求物质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对“瓢”与“箪”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简朴、物质淡泊、友情珍贵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朝阳洞

回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

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

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

结搆寄幽偏,潇洒开窗牖。

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

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

(0)

南红门池上咏

昔来池上游,春日方载阳。

今来池上游,蒹葭已苍苍。

逝者诚如斯,因悟往未尝。

吹波鲤鱼风,垂垂蓼影长。

渔歌起烟外,鸥波潋河梁。

清浊谁致然,有怀彼沧浪。

(0)

柳絮五首·其一

绿云红雨日逡巡,又见杨花点玉津。

未谱豳风歌七月,却看北地殿三春。

纷如道韫诗中雪,污比元规扇上尘。

每对清和赋云汉,长空宛转越愁人。

(0)

沁园春.首夏省耕

绿野泉流,青林白土,布谷催耕。

正赤帝司天,勾芒谢令,微风送暖,好雨新晴。

田鼓鼍鸣,社尊牛饮,朝趋南亩每家倾。

纵目里,鳞编原陌,绮散沟塍。本来懒拙无能。

但觉心、和与物都平。

况茇舍亲时,幽禽一啭,油幢张处,古木皆荣。

攘馌分尝,解衣行劳,谁辩是方伯农氓。

看仆?,浑忘呼唱,亦解人情。

(0)

白鹿洞见张东沙壁上留题

登高能赋者,到处有新诗。

草木留光宠,云峰发咏思。

护持山鬼力,指说野僧知。

大贤难继作,吟玩但嗟咨。

(0)

高美亭怀徐少湖

林麓莽苍苍,亭幽人独上。

萦回瞰岩岫,沃衍观田壤。

嘉卉散异芳,珍丛发新爽。

微阴益峰高,始霁壮泉响。

迹羡鱼鸟闻,心忻草木长。

不谐意所钦,终未极兹赏。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