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絮五首·其一》
《柳絮五首·其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绿云红雨日逡巡,又见杨花点玉津。

未谱豳风歌七月,却看北地殿三春。

纷如道韫诗中雪,污比元规扇上尘。

每对清和赋云汉,长空宛转越愁人。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飘飞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诗意与哲思。首句“绿云红雨日逡巡”,运用比喻手法,将绿叶与红花比作云与雨,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又见杨花点玉津”则进一步点明了主题——柳絮,它们如同点点白花洒落在清澈的水面上,既美丽又稍纵即逝。

接下来,“未谱豳风歌七月,却看北地殿三春”两句,通过对比古代诗歌《豳风》中的七月之景与眼前的北地春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深深忧虑。《豳风》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了农事活动与季节变化,此处暗含着对当前景象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期待。

“纷如道韫诗中雪,污比元规扇上尘”这两句运用典故,将柳絮与雪花、扇尘进行对比,前者轻盈飘逸,后者则显得杂乱无章。这里不仅描绘了柳絮的形态,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或许是对个人命运的自省,或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最后,“每对清和赋云汉,长空宛转越愁人”表达了诗人面对清和之景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欣赏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另一方面,这种美景也触动了他的忧愁,可能是因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某种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其六

玄鬓相看已白头,梅花时节数同游。

相思辄枉山阳驾,乘兴真来雪夜舟。

王命论存将必验,虞卿书著不消愁。

天涯知识多寥落,屈指茫茫十二州。

(0)

送李殿超北上

青山多处一峰尊,手著麟经日满轩。

廿载文坛推宿将,五花骢马自名门。

帆樯驿路新霜叶,冰雪关河旧屐痕。

虽是云边飞舄近,东风鹏翼好高鶱。

(0)

再次严藕渔中允韵送之归无锡四首·其三

清露行将变火旻,新凉先已满江津。

数行白鸟非尘世,一路苍葭念故人。

诗谢铅华才愈老,史因游历识弥真。

谁怜皓首狂吟者,埽地山中学子春。

(0)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十

王逸当年未尽才,曲江能赋见风裁。

一时胜会逢吴客,七字题诗满粤台。

光焰只应燃火树,圆明端合长珠胎。

侧生诮后天门远,谁遗文章落上台。

(0)

送曾韬人太史归晋江省觐

一时车马咽河津,继世论交意倍亲。

五岭旧阴棠树在,八闽归兴彩衣新。

江乡菊酒消长夜,驿路梅花放小春。

到日趋庭问遗逸,芦中休道更无人。

(0)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三

北仕燕都西住秦,南来使节动星辰。

多年已作罗浮梦,满眼梅花树底人。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