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管》
《湘管》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湘竹生湘水,当年事可伤。

结根逢帝子,馀泪亦文章。

采作千竿笔,随归五岳装。

书成无可写,天地异陶唐。

(0)
鉴赏

这首《湘管》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巧妙地将湘竹与历史人物帝子相联系,借物抒情,寓意深远。

首句“湘竹生湘水”,以湘竹生长于湘水之畔起笔,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主题。湘竹,即湘妃竹,传说中因湘妃之泪而生,其纹理如泪痕,故又名“斑竹”。这一句便已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

“当年事可伤”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过往之事的感伤。这里的“事”不仅指湘妃之泪,更泛指历史上的种种悲欢离合,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接着,“结根逢帝子,余泪亦文章”两句,将湘竹与帝子相联系,帝子在这里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或重要人物。湘竹在帝子的陪伴下成长,其“余泪”化为“文章”,既是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寄托,也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采作千竿笔,随归五岳装”描绘了湘竹被采集后制成笔,随行者归来时携带,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描述,更是对精神传承的赞颂。

最后,“书成无可写,天地异陶唐”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这里的“书成无可写”意味着即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感慨,反映出对历史变迁和理想失落的深深叹息。“天地异陶唐”则暗喻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综上所述,《湘管》通过湘竹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老桧

树头亦有堪题处,半在疏疏落落中。

今日画成晴叶响,不关鸟踏不关风。

(0)

寄醇民先生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

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

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

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

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

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0)

登摄山最高峰

初疑天际峰,鸟飞不可度。

石磴几盘旋,忽到绝顶处。

渐觉远村低,微茫隐烟树。

长江拍云来,欲挟众山去。

上方犹夕阳,干林黯将暮。

立久薄寒生,客衣湿云雾。

我生幸何如,得投灵境住。

心静闻天香,超然发深悟。

(0)

采莲曲

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

隔岸爱寻双菡萏,回波惊起两鸳鸯。

采得莲心无所寄,藕丝不断系人肠。

(0)

九日古愚丈易门蔚云芝房东岩家竹轩爱吟斋小饮并结竹溪吟社以菊花开日即重阳为韵得即字

雁过白云冷,木落遥山碧。

游筇懒不携,良友近可即。

平地当登高,少长集吟室。

有酒期共饮,欢焉布瑶席。

座无拘忌流,醉醒取各适。

襟情未必同,臭味自不隔。

古人师与友,所重均受益。

后世务面交,毁誉乱曲直。

攻玉藉他山,引针赖磁石。

各勉百年身,磨砻互尽力。

是时日欲暮,寒光动西壁。

照见座中人,各有好颜色。

聚首苦不常,欢饮忘主客。

相期敦久要,觞咏继今夕。

(0)

寄茂州张左虚使君

离情何所极,满眼尽关山。

芳草通千里,孤城绕百蛮。

功名边地远,心事鬓毛斑。

雨露春应足,无愁镜里颜。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