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竹为清玩,潇湘意尚存。
雅形看不厌,小足立无痕。
妙得文心助,轻承玉臂恩。
点污知可免,持此报天门。
截竹为清玩,潇湘意尚存。
雅形看不厌,小足立无痕。
妙得文心助,轻承玉臂恩。
点污知可免,持此报天门。
这首《臂阁》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臂阁”这一物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截竹为清玩”,开篇即以“清玩”二字点明主题,竹子作为素材,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诗人以竹为臂阁,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更寓意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潇湘意尚存”,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象征意义,潇湘之地多竹,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宁静、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雅形看不厌,小足立无痕”,这两句是对臂阁形态的赞美,无论是其雅致的外形还是小巧的体积,都让人爱不释手,甚至在细微之处也能体现出匠心独运,不留痕迹,展现出制作之精巧与用心。
“妙得文心助,轻承玉臂恩”,这里将臂阁与“文心”相联系,暗示了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艺术品,更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寄托。轻盈地承载在玉臂之上,仿佛是文人雅士情感与智慧的延伸,传递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与意境。
“点污知可免,持此报天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臂阁清洁、不受玷污的决心,同时也暗含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希望以此臂阁作为媒介,向天地间传递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坚守与追求。
综上所述,《臂阁》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件竹制臂阁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坚守的深刻思考。
宝剑双辘轳,锷吐青芙蓉。
临岐一脱赠,恍若腾蛟龙。
君行感我怀,起视云海空。
百年阅幻境,万里吹飞蓬。
登天览馀晖,孰挽濛汜东。
诗书古有立,贫贱道何穷。
常希日月私,独负雨露功。
长卿卧茂陵,不为世所容。
季子黑貂敝,当年怨秋风。
泥涂困布衣,渭水悲钓翁。
山松落涧草,海鹤羞樊笼。
大运自古来,俛仰那能终。
感兹不成欢,别去何匆匆。
城南登高丘,眺远情所钟。
一水泻寒练,断云引归鸿。
中座击筑心,醉吟气颇雄。
兴落远天碧,思染秋山红。
睽离自兹始,梦绕青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