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献策承明后,遂见乘轺出汉关。
司马新为巴蜀使,买臣初向会稽还。
江边路转通吴苑,天外霞标指越山。
不是绛纱门下客,何由琼树一相攀。
少年献策承明后,遂见乘轺出汉关。
司马新为巴蜀使,买臣初向会稽还。
江边路转通吴苑,天外霞标指越山。
不是绛纱门下客,何由琼树一相攀。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俊在朝廷崭露头角,随后被派遣出使边疆的壮志豪情。诗中巧妙地将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朱买臣的典故融入,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学的韵味。通过“江边路转通吴苑,天外霞标指越山”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行途中的壮丽景色,寓意着其远大的前程与不凡的抱负。
“不是绛纱门下客,何由琼树一相攀”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主人公比作“绛纱门下的客人”,暗示其虽非出身显赫,却凭借才华与努力,得以接近权力中心,与高人雅士结交,象征着个人奋斗与社会上升的路径。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也蕴含了对友情、机遇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雨旸燠寒风,阙其一不可。
天然次第间,轻重晰如左。
雨旸近来叙,况未西流火。
热亦令所职,郁陶理则那。
霉润逼花砖,蕴隆灼青琐。
畏景慢閒行,习静惟独坐。
翻书古井汲,学字纯绵裹。
曝背耘者流,雨汗勤不惰。
驱愁斯觉喜,矧在高居我。
问其喜为何,农务询来颇。
九夏宜炎蒸,乃得坚栗颗。
不惟益禾黍,兼逮蔬果蓏。
听此觉暑消,爽风来馺娑。
即事验庶徵,夕阳嘉樾锁。
轩榭贻皇祖,佳名纯约垂。
凊温奉慈豫,丹雘柍桭施。
今日成新落,清和正好时。
指山倾北斗,俯水是西池。
丽景窗中纳,瑶图座上披。
即看阶砌畔,应茁万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