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旸燠寒风,阙其一不可。
天然次第间,轻重晰如左。
雨旸近来叙,况未西流火。
热亦令所职,郁陶理则那。
霉润逼花砖,蕴隆灼青琐。
畏景慢閒行,习静惟独坐。
翻书古井汲,学字纯绵裹。
曝背耘者流,雨汗勤不惰。
驱愁斯觉喜,矧在高居我。
问其喜为何,农务询来颇。
九夏宜炎蒸,乃得坚栗颗。
不惟益禾黍,兼逮蔬果蓏。
听此觉暑消,爽风来馺娑。
即事验庶徵,夕阳嘉樾锁。
雨旸燠寒风,阙其一不可。
天然次第间,轻重晰如左。
雨旸近来叙,况未西流火。
热亦令所职,郁陶理则那。
霉润逼花砖,蕴隆灼青琐。
畏景慢閒行,习静惟独坐。
翻书古井汲,学字纯绵裹。
曝背耘者流,雨汗勤不惰。
驱愁斯觉喜,矧在高居我。
问其喜为何,农务询来颇。
九夏宜炎蒸,乃得坚栗颗。
不惟益禾黍,兼逮蔬果蓏。
听此觉暑消,爽风来馺娑。
即事验庶徵,夕阳嘉樾锁。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炎热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酷暑中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首先,诗中提到“雨旸燠寒风,阙其一不可”,强调了四季更替的重要性,每一种天气都不可或缺。接着,诗人具体描述了近期的天气情况,“雨旸近来叙,况未西流火”,说明雨水与晴天交替出现,还未到夏末的时节。
然后,诗人通过“热亦令所职”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理解,认为这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季节更替的必然结果。接下来的几句“霉润逼花砖,蕴隆灼青琐”,形象地描绘了夏日潮湿闷热的环境,花朵受到湿气的影响,而青琐(可能指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炽热。
“畏景慢闲行,习静惟独坐”则表现了人们在酷热天气下的行动方式,他们选择避免外出,寻找阴凉的地方休息。诗人还提到了读书和写字的场景,“翻书古井汲,学字纯绵裹”,暗示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仍然保持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最后,诗中通过“曝背耘者流,雨汗勤不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情景,他们的汗水不仅滋养了土地,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诗人感慨“驱愁斯觉喜,矧在高居我”,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并自省在舒适环境中应怀有感恩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的自然景观和人类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辍养辞南陔,驾言迈西郭。
问子将何之,避喧谢羁缚。
堂闾岂不怀,云林谅有托。
风叩支关清,月鉴董帷薄。
披帙就长明,静夜灵花落。
羊亡屏意筌,猿定启心籥。
幽谷闻鸟鸣,澄湖眺鱼乐。
霞绮杂烟丝,桃柳互纷灼。
时枉塘上篇,日积丘中作。
焉得奋羽翰,因君适寥廓。
北风夜泊芦花渚,篷底青灯雁啼雨。
水宿云翻路几千,更阑月落知何处。
风尘澒洞谁非客,怜汝南飞霜霰隔。
哀鸣却似畏缯缴,塌翅胡能传尺帛。
岭树重重是故乡,故园诸弟日相望。
寒宵听汝应欹枕,两地相思魂梦长。
君从淮海动威声,燕赵乘春复此行。
世事忧深持白简,天骄乱后惜苍生。
马经滹水鱼龙避,霜下恒山道路清。
遥夜乌啼何限思,坐看孤月度严城。
除夕归期过,孤帏嗟未休。
翻疑虏消息,转使客淹留。
积雪寒连塞,明星晓近楼。
遥知不寐处,并得两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