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
一见好书惟恐尽,每逢佳客怕言分。
自知原宪贫非病,莫问琴张达是闻。
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
生来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
一见好书惟恐尽,每逢佳客怕言分。
自知原宪贫非病,莫问琴张达是闻。
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梦桂所作的《次韵汪子与》。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谦逊和对知识的热爱。首句“生来骨相不如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低调认知,认为自己的外在条件不如他人。然而,“心空似此君”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纯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一见好书惟恐尽,每逢佳客怕言分”,描绘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友情的尊重,他生怕书籍读完,对待来访的朋友也小心翼翼,不愿轻易分享自己的喜好。这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和珍惜人际关系。
“自知原宪贫非病,莫问琴张达是闻”引用典故,以原宪贫穷却志向高洁自比,强调贫困并非耻辱,而关注的是内在的德行和学问。同时,他提醒自己不需羡慕琴张那样的显达,表明他对名利的态度淡泊。
最后两句“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诗人沉浸在阅读和创作的乐趣中,浑然忘我,以至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他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像万里晴空一样开阔,没有世俗的云翳。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陶梦桂的谦逊、好学、淡泊名利以及对精神生活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个人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