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山林的静谧景象。"春林通一径",写出了小路蜿蜒穿过春意盎然的树林,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野色此中分",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和深远感。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通过鹤的踪影和竹林中的泉水声,诗人寓情于景,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细致地描绘了雨后青草的清新和夕阳映照下山色的变幻,富有动态美。
最后两句"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寻找采药人或隐居者,而那简朴的柴门背后,是与世隔绝的宁静,以及缭绕的白云,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山林幽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佳作。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
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
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
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
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
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
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
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
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
满眼寒姿,桂蟾匀素,霜女同莹。
野屋喷香,池波弄影,仿佛鸾窥镜。
一枝堪寄,天涯远信,惆怅塞鸿难倩。
这情怀、厌厌怎向,无人伴我孤另。
风凄露冷。
仙郎此夜,若许枕衾相并。
解吐芳心,绸缪共约,学取双交颈。
好天难遇,从今一去,荏苒后期无定。
把柔肠、千萦万断,为伊薄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