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刚廉具双德,千年古物黝而泽。
介绍管城友即墨,挥毫秀发资芸席。
笔阵文澜两无力,砚左坐对多惭色。
照映如近裴叔则,道筦天倪示微的。
温润刚廉具双德,千年古物黝而泽。
介绍管城友即墨,挥毫秀发资芸席。
笔阵文澜两无力,砚左坐对多惭色。
照映如近裴叔则,道筦天倪示微的。
此诗描绘了一件汉代的玉质笔架,即所谓的“汉玉笔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赞美了这件古物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首先,诗人赞誉了玉笔山的材质与色泽:“温润刚廉具双德,千年古物黝而泽。”玉质温润,质地坚硬,且兼具廉洁之德,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光泽如新,深邃而富有质感。这不仅体现了玉笔山的珍贵与历史价值,也暗喻了其内在品质的高洁与坚韧。
接着,诗人将玉笔山比作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的良友:“介绍管城友即墨,挥毫秀发资芸席。”这里的“管城”和“即墨”分别指代毛笔和墨,形象地描绘了玉笔山与文房用品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它在书法创作中的辅助作用,如同一位忠诚的伙伴,为文人墨客提供灵感与支持。
然后,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玉笔山的形态与功能:“笔阵文澜两无力,砚左坐对多惭色。”“笔阵”指的是排列整齐的毛笔,而“文澜”则比喻文字的波澜壮阔。玉笔山虽不能直接书写或排列毛笔,但它静立于砚台一侧,仿佛在默默见证着文人的创作过程,激发灵感,增添文采。这种无形的力量,让诗人感到既敬佩又自愧不如。
最后,诗人以裴叔则(裴楷)的典故,进一步赞颂了玉笔山的气质与风范:“照映如近裴叔则,道筦天倪示微的。”裴叔则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以其俊逸的外表和高尚的品德著称。诗人将玉笔山比作裴叔则,意在强调其不仅外在形制精美,内在精神也高雅脱俗,如同一道揭示宇宙奥秘的微光,引领人们探寻真知与美德。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汉玉笔山的细致描绘与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古代文房用品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品质与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
夙秉宋贤说,太息怀斯文。
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
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
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
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
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
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
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
驱车轹草越败墙,高柳万数馀两行。
同来十客吊荒圃,自昔几辈升此堂。
相公退直紫微省,词客尽会平泉庄。
外张绿云作帷幕,中吹白雪调竽簧。
尚馀杗桷挂蛛网,已无户牖开蜂房。
脱辐当门妇尘席,举案置地斟虚觞。
平生眩视鲁郊飨,日思埋迹蚁邱浆。
治世群才美可用,放言吾志嘻其荒。
已知尧桀未须辨,焉明凡楚今谁亡。
默对荒陂夕阳尽,独忆秋风江水长。
仆夫促驾各归去,回首陈迹烟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