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狗跟孤叟,不须童仆随。
东风何习习,春日自迟迟。
梅似将笄女,莺如学语儿。
招提人迹少,徐步独思诗。
双狗跟孤叟,不须童仆随。
东风何习习,春日自迟迟。
梅似将笄女,莺如学语儿。
招提人迹少,徐步独思诗。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老人独自漫步弘法寺的宁静画面。首句“双狗跟孤叟”,以两只忠诚的狗陪伴着一位孤独的老人,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不须童仆随”一句,表明老人选择独自出行,可能是因为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东风何习习,春日自迟迟。”春风轻拂,春日悠长,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和缓节奏。接下来,“梅似将笄女,莺如学语儿。”将梅花比作即将成年的少女,生动地展现了梅花含苞待放的姿态;而黄莺则被比喻为学语的孩子,形象地描绘了它们活泼欢快的叫声,两相对比,更显春意盎然。
最后,“招提人迹少,徐步独思诗。”弘法寺作为背景,人迹罕至,老人在其中缓缓行走,独自思考,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寺庙的庄严与静谧,也反映了老人内心的深沉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老人内心的宁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前年齐山得寿字,体势端方嵩岳峙。
今年包帚书庆图,更觉龙骧而虎踞。
今我幸为尧舜民,贤者送似生精神。
寿匪自天实由我,庆果何物宁缘人。
西风缥缈中秋节,满院岩花香正冽。
团圞兄弟小持觞,二字一展相娱悦。
安得突兀起高堂,名以寿庆当中央。
吾三人者和且康,年年此日岩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