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刘扶阳江毓真集江潮淙馆赏白瑞莲·其二》
《秋日同刘扶阳江毓真集江潮淙馆赏白瑞莲·其二》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玉朵当秋尚挺芳,江淹彩笔预呈祥。

九天雨露红涵白,一片云霞绿带黄。

漫酌尊前才子赋,却疑月下美人妆。

依稀犹记唐朝事,谁谓莲花似六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赏白瑞莲的雅致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白莲之美与自然之韵巧妙融合。

“玉朵当秋尚挺芳”,开篇即以“玉朵”形容白莲,既突出了其高洁脱俗的气质,又点明了季节特征——秋天。在秋风中,白莲依然绽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预示着吉祥的到来。“江淹彩笔预呈祥”,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才华,暗示白莲之美超凡脱俗,预示着好运与祥瑞。

“九天雨露红涵白,一片云霞绿带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白莲生长的环境与色彩。雨露滋润下,白莲仿佛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花瓣上似乎蕴含着九天的色彩,既有红色的深沉,也有白色的纯净。同时,绿叶间点缀着黄色,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漫酌尊前才子赋,却疑月下美人妆”,诗人在此处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赏莲活动与文人雅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才子们在月光下饮酒赋诗,仿佛是在为白莲化妆,赋予它更加迷人的风采。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也表达了对白莲之美的赞叹。

“依稀犹记唐朝事,谁谓莲花似六郎”,最后两句将赏莲活动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通过“唐朝事”和“六郎”(指杨贵妃)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白莲美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遥远的唐朝,莲花之美也能让人联想到如杨贵妃般的绝世佳人,强调了白莲超越时空的美丽与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赏花的独特韵味,以及文人雅集的风雅情趣,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与锡如话旧

豪气元龙老愈真,昂藏七尺见嶙峋。

冰天雪窖鍊奇骨,鬼火罡风锻劫身。

文字平章几知己,怨恩缘起悟来因。

棘荆遍地需人理,何日当途为刷新。

(0)

拟郭景纯游仙诗·其三

青鸾集珠树,合鸣清且幽。

紫藤绕古柏,夭娇如蟠虬。

岩栖有高士,濯足临清流。

偶然发长啸,万壑松风秋。

白鹤来云中,招我阆苑游。

褰衣揖黄石,挹袖从浮邱。

沧桑无今古,日月常悠悠。

(0)

登八卦山拜瞻北白川宫殿下遗碑

八卦山头石碣崇,游人到此拜雄风。

两尊铁炮双峰峙,足记当年战伐功。

(0)

四十书怀·其一

虚度光阴四十年,沧桑回首思绵绵。

功名已付云烟幻,诗酒偏留鸥鹭缘。

骨傲料难谐浊世,才疏终拟赋归田。

何时得遂林泉隐,抛去风尘马上鞭。

(0)

熊介臣郡守钤印刊贴粤东义旅谕夹板番义律吗哩逊?地担臣文阅后偶作·其一

景物繁华羡广州,堪嗟乐土顿生忧。

请缨莫慰终军愿,投笔孰如定远侯。

莽伏萧墙根迅埽,炮称滚地战宜谋。

蛟宫若起冯夷舞,不患无风发石尤。

(0)

六月十五夜对月

过雨微云淡,高天片月明。

影移花径乱,凉觉葛衣轻。

千里一轮共,中宵百感生。

愿言歌窈窕,沧海若为情。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