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秉宋贤说,太息怀斯文。
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
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
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
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
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
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
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
夙秉宋贤说,太息怀斯文。
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
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
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
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
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
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
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诣岳麓书院有述》。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学问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岳麓书院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夙秉宋贤说”,诗人追溯到宋代的学术传统,表达了对古代学者智慧的崇敬。接着“太息怀斯文”一句,诗人感叹于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内心充满感慨。随后,“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两句,诗人站在岳麓书院的讲席前,感受到先贤们的足迹仍在书院中留下余香,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描绘了岳麓书院周边的自然风光,山峦连绵,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空中的翠绿在四周分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描述了书院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则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书院内外的和谐景象。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描绘了傍晚时分书院周围的景象,荒草蔓延,冷风吹过,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麓书院六百年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先贤们不懈追求知识的敬佩。
最后,“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古代学者勤奋求学精神的赞美与怀念。“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同样追求的感慨。“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以舟行江上、时光流逝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岳麓书院及其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者智慧的崇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