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诣岳麓书院有述》
《诣岳麓书院有述》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夙秉宋贤说,太息怀斯文。

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

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

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

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

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

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

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诣岳麓书院有述》。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学问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岳麓书院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夙秉宋贤说”,诗人追溯到宋代的学术传统,表达了对古代学者智慧的崇敬。接着“太息怀斯文”一句,诗人感叹于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内心充满感慨。随后,“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两句,诗人站在岳麓书院的讲席前,感受到先贤们的足迹仍在书院中留下余香,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描绘了岳麓书院周边的自然风光,山峦连绵,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空中的翠绿在四周分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描述了书院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则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书院内外的和谐景象。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描绘了傍晚时分书院周围的景象,荒草蔓延,冷风吹过,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麓书院六百年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先贤们不懈追求知识的敬佩。

最后,“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古代学者勤奋求学精神的赞美与怀念。“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同样追求的感慨。“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以舟行江上、时光流逝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岳麓书院及其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者智慧的崇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六月晦日作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

露蔓晨犹泫,风蝉莫更遒。

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0)

书适

畴昔花前醉放颠,即今不饮亦陶然。

太平固自多遗老,独往何妨是斥仙。

扶杖每观南亩馌,解衣时作北窗眠。

人间贤俊方云集,我遇龙蛇岂厄年。

(0)

书幸

谋身从昔本迂疏,岂料馀年却晏如。

盘箸无时阙鲑菜,道途随事有舟车。

故衣已敝月三浣,短发虽残日一梳。

里巷浮沉亦何憾,见贤犹及渡江初。

(0)

弋阳县驿

大雨山中采药回,丫头岩畔觅诗来。

唤船野渡逢迎雪,携酒溪头领略梅。

久客愁心端欲折,何时笑口得频开。

慇勤记著今朝事,破驿空廊叶作堆。

(0)

小圃独酌

少时裘马竞豪华,岂料今为老圃家。

数点霏微社公雨,两丛闲淡女郎花。

诗成枕上常难记,酒满街头却易赊。

自笑迩来能用短,只将独醉作生涯。

(0)

久疾三首·其三

幽屏元无事,沉绵自鲜欢。

胫长犹可截,冠挂岂容弹。

捣药香尘细,寻书蜜炬残。

晚来差觉健,风月小庭宽。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