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开篇“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描绘了一种高官生活中的奢侈和享受,"衙前"指的是官邸前的广场,而"乐馔"则是宴席上的美食,这些都是官宦人家的豪华生活。
然而诗人的心态并非庸俗,他表达了对高位无需谄媚客人的独立自我,以及不以年龄长短论亲疏的态度。这从“自是官高无狎客, 不论年长少欢情”中可见一斑。
接下来的两句“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和珍珠,表达了诗人对于物外之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这里的“骊龙”指的是传说中能吐出宝珠的神龙,而“老蚌”则是产珠的蚌壳,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长周期,与世俗的时间观念不同。
最后两句“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各物各自享有的美好和尊重。这里的“三春桃与李”指的是常被人们所羡慕的春天桃红柳绿,而“桂花成实向秋荣”则是指桂花在秋季结出果实,展现它独特的风采。这两者都是诗人眼中自然界中的美妙事物,它们不需要人类的羡慕或是干预。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然于世俗之上的情操,以及对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奏的尊重与欣赏。
四围环绕天如瓮,红霞织锦花无缝。
船从何处刺花间,世间哪有秦人洞。
秦人避乱晋谈元,与楚好鬼相牵连。
陶公假托出世想,毛女附会升天缘。
兹来亦是桃花渡,桃花未开杏花暮。
杏花也复可怜人,何必桃花问前度。
渔弟渔兄不知数,满前指点安得误。
峰回谷转水琮潺,到眼濛濛隔烟雾。
倦游人自不寻源,琴弹归去来兮赋。
三十五天悬道书,何人敢犯龙威怒。
藉口重来津已迷,阮刘惆怅天台路。
东风遮住洞中春,岁岁桃花笑煞人。
名山标勾曲,秀岭蔚层云。
层云散浩彩,中有三茅君。
度世三千秋,流芳浩无垠。
丹光耀朱阳,琴心传玉文。
司命播万物,发蒙导人群。
学道得旷士,采真遗尘氛。
赠我书一编,清谣吐奇芬。
笔耕亦巳勤,寸田要锄耘。
灵台耸绛阙,黄云覆氤氲。
内观神自照,众言一何纷。
平生山林意,独往乃所欣。
攀援桂树枝,采撷芝兰薰。
静与木石居,游则侣麋麇。
松柏无冬夏,烟霞自夕昕。
轩冕或桎梏,绮语徒膻荤。
大道返尔朴,至哉吾师云。
冥冥紫霞想,湛言久不闻。
聆我歌洞章,判然仙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