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一自胥口入太湖》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一自胥口入太湖》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

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

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洞庭西山之景,文徵明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壮丽画卷。首句“蒹葭缭绕带胥塘”,开篇即以芦苇环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引人入胜。接着,“百里沿洄笠泽长”一句,通过描述百里长的水域,展现出洞庭湖的辽阔与壮美。

“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新水与天空相连,舟行其上,显得自由自在;而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树木苍凉,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乘船西行时的所见所感,风烟弥漫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兴致,而途中的鸡犬声,则仿佛引领着诗人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两句,以鲈鱼肥美、脍如白玉的生动描写,不仅体现了对美食的赞美,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同时,诗人自敲渔榜,回应沧浪之水,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礼赞,也是对自己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西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道经旧游有感

旅邸惊秋鬓欲华,白云天际是吾家。

鸣弦绿水沿崖转,入画青山绕郭斜。

医国经纶惭药石,应时文字乏英华。

悠悠旧路生芳草,愁见垂杨集暮鸦。

(0)

有怀

年华荏苒二毛侵,飘泊江城思不禁。

云尽海天多暮色,竹深门径半秋阴。

干戈满地英雄泪,风雨连灯故旧心。

人事萧条乡土恶,感时伤别独长吟。

(0)

春莫

韶华难与驻,花片不堪招。

拾翠金翘落,伤春粉靥消。

蝶忙愁寂寞,莺懒怨萧条。

惆怅东风去,银环隔绛绡。

(0)

玉亭漫述

永夏池亭且啸敖,门前休问长蓬蒿。

微官始信如鸡肋,散地今看似马曹。

无客经时慵束带,有诗终日任挥毫。

不妨寂寞长扃户,赢得清閒对浊醪。

(0)

拟古十九首·其十一回车驾言迈

策马出郊圻,行行即长路。

西风莽摇落,百卉悉非故。

荣枯自有时,人生苦不悟。

少壮能几何,忽焉已衰暮。

混混大化中,终同草木腐。

不朽在荣名,勉旃早自树。

(0)

次韵答朱镇山尚书

长淮曾共听飞涛,此日征途赠佩刀。

给饷未论萧相国,临边空忆霍嫖姚。

榆关风急龙沙远,北斗霜横塞雁高。

天上尺书频遣问,敢辞行役叹贤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