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
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
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
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
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此诗描绘了洞庭西山之景,文徵明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壮丽画卷。首句“蒹葭缭绕带胥塘”,开篇即以芦苇环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引人入胜。接着,“百里沿洄笠泽长”一句,通过描述百里长的水域,展现出洞庭湖的辽阔与壮美。
“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新水与天空相连,舟行其上,显得自由自在;而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树木苍凉,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乘船西行时的所见所感,风烟弥漫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兴致,而途中的鸡犬声,则仿佛引领着诗人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两句,以鲈鱼肥美、脍如白玉的生动描写,不仅体现了对美食的赞美,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同时,诗人自敲渔榜,回应沧浪之水,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礼赞,也是对自己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西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佳作。